朱雄英没有因为穿越或者重生就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或者是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
他不敢小看这个年代的人,尤其是现在能够和他接触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尖子。
要么就是出生富贵,要么是能力出众,普通人基本上是很难在他的身边出现,或者是说普通人很难有机会在朱雄英身边长时间的停留。
穿越真的不是万能的,没有一定的阅历和能力,哪里来的底气说自己能力出众。朱雄英最大的优势,大概也就是超脱这个时代的目光,是超脱这个时代的大局观,以及对于一些历史潮流的了解。
朱雄英对于很多的事情比较重视,比如说在津门卫,他要求储备很多的橘子,包括一些蔬菜等等。这一切都是为水师准备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在大海上漂泊的水师,一些维生素的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能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但是朱雄英这个皇太孙下令,很多人自然不敢马虎。再者就是一些水手、船员,可能也慢慢的察觉到了一些好处。
再者就是在北平,朱雄英要求准备了很多的大蒜,这也是天然的抗生素。边军出征,大蒜是必备的食材之一,朱雄英对于这样的硬性要求是比较高的。
如果一些人不吃、抗拒,或者是阳奉阴违,朱雄英没有什么办法,他不可能盯着每一个将士。但是朱雄英相信一旦有些将领意识到这些,这就足够了。
很多人也都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碳’,不过这是黑火药,这据说是术士为了治病、驱邪而研究出来的。而火药,也不只是用来做爆竹了,在唐代开始就开始运用于战争。尤其是两宋时期,大炮、鸟铳也开始出现。
现如今的火器不算特别成熟,但是成熟度也算比较高了。
朱雄英带来了不少工匠,其中就包括一个火药作坊。这里面也看得出来老朱和大朱对朱雄英的放权,平时这些火器可是皇家无比重视的,寻常官员也没办法接触,工部想要多接触都不行,在十二监里。
朱雄英表情淡漠,交代着一个太监,“本宫的要求很简单,制出来的青铜炮,我要求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工匠,都要做到有迹可循,明白吗?”
太监自然连连点头,工部的官员其实也明白这样的道理,这样的事情不是朱雄英首创。
在秦朝的时候,据说就有这样的事情,工匠制作出来的器械等等都是需要刻名的。这一切,自然都是为了找到责任人,为了确保质量和品质,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能马虎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鸟铳、大炮,想办法做到统一制式,要在野战当中可以将一些零部件相互替换。还有,不要舍不得做实验。一门炮、一门铳,用多久会炸膛、连续用多久就会出故障,都要给本宫实验出来!”
这就显得有点强人所难了,因为现如今看起来很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造出来了炮、造出来了铳,这就足够了,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也就行了。
但是朱雄英可没那么好糊弄,他需要自己的工匠、军士更加了解这些火器,他希望能够打造出来一条生产流水线,这自然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火器。
强人所难什么的,朱雄英也不在意。他是皇太孙,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未来接班人,他的一些旨意和命令,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能打折扣的‘天命’,是那些人拼尽全力也会去努力完成的一些任务。
想了想,朱雄英说道,“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拟出来工艺出色的匠人名录,拟出来带徒弟成效卓越的师傅,本宫有赏。记好了,那些手艺出色、解决工艺难题的大匠,也要记录在案。”
在北平的时候,朱雄英如果想要这么做,这是有些难的,阻力是稍微比较大的。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是看不上工匠的,士农工商这样的古代社会阶层,在如今这个年代也是主流。尤其是老朱,他真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农民皇帝’。
先前主管龙江船厂,朱雄英想要提拔一些船匠。只是他的一些想法,不要说一些官员了,就算是老朱和大朱也不少很赞同。
赏些金银是没问题的,偶尔给几个贱籍的工匠自由身,这也是可以的。但是要说赏个散官,或者提拔为官员、干吏,这样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这也算是动了读书人的基本盘,触碰了他们的利益了。毕竟当官这样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读书人的。这些读书人不屑于和工匠成为一个群体,就算是一些吏员,他们也不接受。
官、吏是有区别的,更何况还是工匠呢。
更何况在前元时期,户籍制度就很混乱,而老朱打下天下后也一直在研究这些。
在洪武三年,也基本上确立了户籍制度。因为这个制度的制定,对明朝的赋税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
按照职业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民户务农,并向国家纳农业税、服徭役;军户的义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