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二节配合默契(有彩蛋,先看更好)  蝉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将周边所有楼梯、路口全部布控。

由于无法确定周围是否有日本人的警戒哨,未免一次性出现太多陌生面孔引起怀疑,所有行动人员的伪装身份必须合理。

比如挎着竹篮卖菜的农民,拖家带口的难民,无家可归的伤兵,四周游览的外地学生,这些人流动性大,在山城几乎随处可见。

特务每两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单个区域,并且随时有后备人员补位,以保证行动的顺利进行。

发现目标后,由小组第一人跟上,到达下一段交给其他小组接力,如果这中间目标折返,由小组第二人负责,确保不被甩开。

同时,邬春阳紧急“征用”了几座独门独院的住宅作为掩护地点,防止目标再次跟踪行动人员,有些错误犯一次就够了。

至于目标会不会再次转移,去其它地方与上级接头,邬春阳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目标的潜伏身份导致他不能长时间消失。

二从日谍以往的行动规律看,高频次的反跟踪动作意味着离接头不远了。

况且山城市区并不算太大,临时调整部署也来得及,除非对方愿意冒着潜伏身份暴露的风险去江北或者周边城镇。

事实如邬春阳想的一样,在朝天门附近转了好几圈,确定身后没有跟踪者后,目标在特务的监视下买票走进了一家影院。

影院是间谍们最喜欢的接头地点,优点是人数多,鱼龙混杂,环境黑暗,缺点是地点较为封闭,接头人容易被人蹲守。

但要是死信箱接头,就没有这种担忧了,死信箱保存情报的周期很长,接头人完全可以几小时,几天甚至十几天取走情报。

这条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邬春阳、归有光的手上,两人没有太意外,若是换成他们,也会选择利用死信箱的方式接头。

直接联系确实能让接头双方围绕任务进行直接交流和部署,可风险大,一旦接头地点被对手发现,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根据国府驻红俄领馆搜集的公开情报,红俄情报部门对付反┴动分子、敌国间谍采用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但有效的战术。

只要某地有可疑人员出没,便立即调动部队封┴锁邻近街区的路口,对待进出人员严加盘查。

一旦发现问题就地逮捕,不少英美鼹鼠因此暴露,就连军统在红俄仅存的一个情报小组也被西方间谍给连累了。

“走,化妆,去现场看看。”

思考片刻,邬春阳果断决定就近指挥,有些事情必须亲眼看到才能判断,说完便起身开始更换衣物,调整面部伪装。

归有光当然不会反对,迅速改头换面后跟随邬春阳从后墙离开,互相掩护来到了影院不远处的监视点。

两人一进门就拿起蒙着细纱布防止反光的望远镜,观察起影院门口和周边,以日本人的多疑,定然会在附近设置警戒哨。

但看了许久,他们没发现任何可疑情况,没办法,这是山城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过往人员、车辆川流不息,很难监视。

“春阳,要不要派人进去。”归有光问了一句。

邬春阳缓缓摇头:“不行,那样容易暴露,在确定直接抓捕前,我们不能冒险,暂时在外┴围观察就够了。

另外,让弟兄们在朝天门到南岸码头之间蹲守,说不定影院只是障眼法,真正的接头在目标回程时进行。”

“好,我同意你的意见。”

想了想,归有光没有反对,电影开场时派人进去还好,混在人群里不容易被发现,中场进人确实有点可疑。

他当即下达命令,要求部分行动人员隐蔽撤出,按照邬春阳的建议在半路等待,直到目标回到住处。

时钟哒哒的跳动,影院周边风坪浪静,空荡荡的口前无人停留,连售票处的小铁窗也被关闭。

半个小时后电影散场,一脸轻松的目标从影院出来,随意叫了一顶山轿往市区南边移动,应当是要返回南岸地区。

与其一同出来的其他看客也迅速融入了街头的人群里,小特务们隔着老远摁动快门,拍下了他们的长相。

胳膊都举酸了的邬春阳和归有光放下望远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派人跟踪这些人有风险,不派人又怕遗漏线索。

犹豫了半天,他们还是觉得继续观察周边为好,都查到这个地步了,绝不能惊动目标背后的人。

两人达成一致后稍稍休息了一会,开始耐心蹲守,期间关于目标行踪的消息被前线特务不断送回。

对方离开影院之后换了一次山轿,随后坐船回了南岸,路上没有任何停留,更没有跟任何人有过交流。

这证明了一件事,目标要么是在跟他们兜圈子玩,要么就是在影院脱离监控这段时间投放了情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