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要点开,稍后修改)
(暂时不要点开,稍后修改)
利昂·沃尔夫冈·瓦格纳乘坐一艘船只来到了交河港。
这艘船是一艘产自东岸镇海造船厂的650吨级笛型运输船,船舱内的货物除了烟草、咖啡、可可、干果、蔗糖、胡椒、肉桂等热带特产之外,还有许多桅杆、木焦油、缆索等船具。后者是新库尔兰殖民地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产业,主要是利用刚果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东岸这里进口机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建立起一系列旨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利用的作坊式企业。其中,桅杆、木焦油、缆索等船具制品,是库尔兰人发展的重点,因为他们在旧大陆的波罗的海就有类似产业,现在做起来也轻车熟路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从东岸进口了一堆不太熟悉的设备以提高劳动效率罢了。
其实吧,按照常理来说呢,库尔兰人虽然在波罗的海做惯了船具生意,甚至还在温道港有一家规模不小的造船厂,但他们的产品说实话在东岸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尤其是在加跨洋运输费用及进出口关税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从纯商业角度来烂,他们不应该也没有能力出售这些商品到东岸市场获利。
但谁让东岸政府有一个非常令人诟病的政策呢?那就是出于一些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利益,故意扶持一些他们认为该扶持的企业或国家,比如荷兰西印度公司、北美自由邦、新库尔兰等等,每年都有一定的进口述公司或地区特产商品的指标,让国内不少商人很是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因此,也就是说,如新库尔兰这些地区,其经济是严重依赖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市场需求的,景气程度几乎和东岸完全一致。特别是在这个国家的人口已经有了四百余万,消费人群大大增加的情况下——据最新的估算数据,截止1678年8月底,华夏东岸共和国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413.47万人的历史高位,其中明人占比35.46%、二代国民占比50.47%、白人数量加起来约占14.1%的样子,另外还有非国民约36.6万人,同样是近年来的最高峰,这主要是缘于近些年国内大规模的基建行动。
四百多万人口的国家,真的不能算是一个小国了,尤其是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真心不大(甚至就连非国民劳务工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国内有着大群的以自耕农(转型的加入合作社的农业经营者)、工人、商人、军人、公务员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随着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内外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开始加剧,其中就有不少来自海外的热带商品,这就是新库尔兰殖民地赖以生存的关键。
建立新库尔兰的拉脱维亚人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知道自己的衣食父母是谁。因此新库尔兰殖民地的两任总督贝弗伦和瓦格纳,对于东岸的重视程度都是最高级别的,这从他们几乎平均每两年就亲自乘船来一次东岸,拜访各路老关系、老朋友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深切明白自己的财富源泉是在哪里的。
今天新库尔兰第二任总督利昂·沃尔夫冈·瓦格纳乘船来到东岸,说起来还是自贝弗伦总督退休返回波罗的海闲居后,他第一次单独门拜访呢。而从雅各布港出发横渡大西洋的话,船只抵达的第一站就是东岸国境的最北端、地处热地区的交河港。
交河港如今是交河县的县治,经济较为发达。该县成立于今年年中,是全国第126个县级行政单位,下辖交河镇、碎叶乡、孤舒乡、燕然乡(位于后世伊塔马拉茹小城附近)和哥系乡(位于后世瓜拉廷加小镇附近),一个五个定居点,一两万居民的样子,人均收入较高,消费能力不低。
与之一同设立的,还有全国第127个县级行政单位高昌县。该县下辖高昌镇、疏勒乡、玄池乡、火洲乡(位于后世泰谢拉·迪弗雷塔斯城附近)和楼兰乡(位于后世纳努基小镇附近),同样是五个定居点,人口在一万两千多人的样子,以热带种植园经济、伐木业和种植业为主。
此外,还有几个于这几年设立的孤立定居点,分别是位于后世圣马特乌斯小城附近的蒲昌向、位于后世利尼亚里斯小城附近的土曼乡、位于后世阿拉克鲁斯小镇附近的显庆乡、位于后世韦利亚镇附近的车师乡、位于后世瓜拉帕里小镇附近的前庭乡、位于后世科拉蒂纳小镇附近的乌孙乡,以及位于后世新威尼斯小城附近的柳中乡。
述这些孤立的定居点分归附近的两个县代管,日子本就过得紧巴巴。再加这两年廖主席台后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这些定居点的“灾难”又更深重了一层,目前基本已经处于勉力经营的状态,既无外来投资,也无内部移民,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怕是也只能靠自身那点可怜的积累来慢慢发展了,说起来也是惨。
当然了,这些地方这么惨,作为地区龙头的交河县的日子却还算过得去,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托前两届政府的福,交河港目前有一个在东岸国内看起来还算过得去的港口码头设施,各种设备、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