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 三十年一剑 上!(第三更,求订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陆成没有对这断手进行任何一种的处理,所以它自然生长成什么样子,都不会对现实中的岳南极造成伤害和影响,这只是覃元武如今断指自然生长的一种状态。

观看结束之后,陆成就马上又开始用金币来衍化场景。

不过非常喜人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一次的衍化场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参战力量,所以游戏非常大方地直接给陆成一次性上来了三十只手,任凭陆成自己‘玩’。

而每一只手的受伤情况,与之前陆成看到的自然场景是一样的,陆成可以分别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和观察。

观察自然要有针对性的,第一个就是,观察早期活动的屈曲度,每一根手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屈曲多少度,这样不至于使得伸肌腱断裂,生长起来的伸肌腱中的肌肉细胞分离而导致死亡。

断了的手指,可以伸多少度,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屈肌腱断裂的同时,还要获得肌腱的活动度。

肌腱只有活动了,才能够不会粘连,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肌腱只有活动到有张力了,才能够维持其本该有的功能,所以,必须要到达一个恰到好处的临界点,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十分精准地记录具体的屈曲角度了。

包括每一个关节的屈曲度。

手掌与手臂的角度,手掌与第一指间关节的角度,第二指间关节角度和第三指间关节角度的极限,都必须要详细进行记录!

如今断手是正好处于被动的伸直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屈肌腱是没有断裂的,就证明了一点,手指的屈肌腱是能够达到伸直状态的,可以减少伸直功能的部分锻炼,但是啊,伴随着这一点的劣势就是,想要锻炼屈曲功能的时候,就需要屈肌腱提供更加牢固的稳定性。

否则的话,你屈曲得太过于厉害,伸肌腱是没事了,但是屈肌腱的断端因为受不了牵拉,一下子崩了,依然是前功尽弃!

这里面涉及到的解剖学、结构学、力学的知识太多了,陆成都必须要一一记录,好在是啊,这里还是在游戏系统里面,所以这些详细的数据,陆成都能一一还原。

做完了第一只手的这些记录之后,记录可还没有完,陆成还要记录神经细胞的生长周期,神经细胞的活动度,它们是否能够迁移到神经的断端,并且发挥功能。

如果神经长起来了,只是表面上的长起来,没功能,没信息,有个毛用?

中看不中用也不行啊,所以,陆成还需要记录一下神经细胞长起来后,如何才能够传递信息。

不要看起来一只断手很小,其实要涉及到的知识量,可不少哦。

而且啊,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要注意,那就是陆成现在测量的这些角度和数值,可能第二天就没用了。为什么,因为第二天肌腱的稳定度不一样了,你还重复第一天的角度,就达不到足够的张力,达不到足够的张力,就达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达不到效果的康复训练,都是无效训练!

即便如此,这也还只是一根手指而已,手指与另外一根手指的角度该如何去契合?要不要取舍?

同时有断掌和断指的时候,又该如何取舍?

该去优先考虑哪一条肌肉的锻炼,再去锻炼另外一条肌肉?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点。

这是覃元武的数据,然后才是岳南极的数据。

岳南极的情况,可能要比覃元武的好那么一丢丢。

但是,岳南极的腹部也有损伤啊,他的双腿是有坏死的,那么如何恢复他下肢的活动度,该加强锻炼那几条肌肉,才能够使得他的力量恢复到以前的巅峰,这同样需要记录很多东西。

好在啊,场景技能里面的时间流速与外界是不一样的,陆成一次性可以在比较类似的阶段,让其恢复一年的时间来记录和观察,如果一年都安然无恙,就证明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好,是足够保险的。

只是,在每一只断手运动之后,陆成依旧还是要记录到数据,就是有这么多的东西要去考虑到。

陆成第一天把两个人的数据都记录好了之后,就赶紧退出了场景技能,然后把数据都放在了电脑上,开始把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从各种不同的组里面,挑出来最为合适的一个组,去施展到病人的身上……

差不多在晚上两点的时候,陆成才从海量的数据中,一跃而起,开心道:“终于找到了,我知道了,明天覃元武左手食指的被动活动度是在15°,力道上限大概是14牛……”

“岳南极明天左下肢的最佳被动抬起角度是35°,伸肌腱的最佳反抗力在42N!”

翌日,陆成就找到了陈炳,而后直接道:“陈主任,以后覃主任和岳南极的康复训练,能不能由我来亲自督导?”

陈炳当即点了点头,毫不犹豫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