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杨集等人的战报和描述,认为高句丽已是一帮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狗,而以杨集等人的能力来看,要想将之歼灭,那肯定是指日可待。
之所以对牛弘这么说,主要是杨广太了解杨集的为人了,他知道杨集是个十分“恋巢”和孝顺、疼媳妇的人,一旦打完仗,肯定又像之前那样不管不顾的往回跑,至于杀得乱七八糟、赤野千里、满目疮痍的战场,他压根就不会管。
而设立安东都护府、保留高句丽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杨集给他和朝廷下的命令——其意就是我杨集只负责打、只负责搞破坏,别的都与老子无关;而且老子事先也向你们说得一清二楚了,至于你们听不听、做不做,通通与老子无关;事后是稳定还是骚乱,通通与老子无关。要是出了事,也别赖老子。除非,你们让老子当安东大都护,否则的话,安东都护府的战后重建与老子无关。
关于这些事、以及杨集的为人,杨广实在是太清楚不过;当杨集开出这个与战争有关的两大建议,那就说明杨集作战的进展十分迅勐,同时也意味东征军很快就破坏完事、杨集很快就摞担子回来了,所以他必须尽快遵照杨集的建议和意志办事,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末将参见圣人。”就在杨广准备宣布散会之际,一身戎装的直阁将军独孤凌云快步入殿,向杨广深施一礼,而后起身,向殿中重臣团团一礼。
杨广问道:“何事?”
“辽东传来战报,我军又打了两场大胜。”独孤凌云上前几步,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杨广。
众人听罢,精神大振。杨广坐正了身子,他一边拆开信函、一边随口问道:“卫王攻破辽东城了?”
独孤凌云后退几步,拱手道:“圣人,非是如此。而是周总管在娘娘城歼灭了武斌率领的六万名高句丽援军;滕王在‘千山—碧沙河道’伏击了乌骨城副城主乙支义德,成功的歼灭了五万敌军。另外就是卫王赋诗一首,此诗名叫《破阵子。”
“哦?卫王终于又写诗了?”杨广听得双眼一亮。
众人:“……”
这个不是重点好吧?不过这也好理解,只因这些天以来,东征军捷报频频传来,搞得大隋君臣都有些麻木了,加上独孤凌云又说打赢了两场大胜,诗人皇帝此时将重点竟然关注了无关紧要的诗,也很正常。
独孤凌云说道:“正是!”
杨广当下有些迫不及待的展开书信,掠过了捷报,直接翻出下方的诗作观看,拍桉叫绝道:“写得好,好男儿当如斯。”
点评了一句,杨广便抑扬顿挫的大声诵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一阙词魄力雄大、杀气腾腾,如同惊雷怒涛,赅人耳目;字字跳掷而出,“沙场”五字,起一片秋声,沉雄悲壮,凌轹千古。配上杨广激情澎湃的声音,众人只感到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迎面扑来,令他们汗毛直竖,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刹那之间,殿中一片死寂,只有杨广恢宏的声音在不断回荡。
过了良久,高颎向杨广拱手一礼,建议道:“圣人,卫王此诗立意极佳、文笔矫健有力,词中亦是金戈铁马,大戟长枪,像煞是豪放尤为难得的是结用实笔、一读即透。老臣建议朝廷将这诗作广而推之,辅助军中将士、各级学子树立忠君爱国思想。”
正如高颎所说这般,这阙《破阵子立意极好,其所蕴含的形象、思想十分端正,堪称是忠君爱国诗的典范之作。尤其是下片塑造了一个忠君爱国的铁血军人形象:“他们”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杀得敌人纷纷落马、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全军上下浴血奋战,将敌人一战而定以后,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也是杨广说“好男儿当如斯”的重要原因。
这阙《破阵子充满了昂扬的浩然正气、“正能量”,杨广也打算将它推广到军队和各级学校,此时听了高颎的建议,便点头道:“准奏!”
定下此事,杨广忽然呵呵一笑,颇为揶揄的说道:“记得朝会之上,还有人说安东都护府治下七郡除了漠州郡、玄菟郡、昌黎郡,乐浪郡、安平郡、带方郡全部还在高句丽之手,而辽东城所在襄平郡更是高元亲自坐镇,所以他们认为卫王过于乐观、狂妄自大、大意轻敌,甚至还有人说他骄兵必败。但如今呢?但如今呢?”
“乌骨城城主乙支仁德因为武斌、乙支义德相继全军覆没的缘故,被迫退往沸水北岸的瓦房沟城。他虽然和国内城守军据险而守、苟延残喘。但是鸭渌水中下游流域、南北两岸诸位战略要冲、广袤大地,已然被周法尚率军控制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千山鸭渌水’间的乐浪郡、‘鸭渌水萨水’间的安平郡,多数让我军收复了。只要再把负隅顽抗、不成气候的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