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1章:钱我不想付,货我又想要  大隋主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员实在是太多了,在法理上,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杨广很是严肃的说道:“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御史三台的御史言官,给我拼命弹劾他。”

“啊?”张衡一下子愣住了,在杀官这件事上,杨集虽然杀红了眼,可他这一杀,既是解决了后患、安定了民心,而幽州百姓对朝廷和皇族的信任感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上一层楼。此外,他还包括高建武在内的高句丽细作一网打尽、一祸端走。

从内部纷争上说,杨集消灭了杨广视为心腹之忧的元家渔阳系、元家幽州势力,令元家和元派进入了非常危险的困境。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杨集都是有大功而无过。

然而杨广没有奖赏也就罢了,反而还要让自己发动御史三台弹劾杨集。

这怎么可能?

“张公,依法而为即可。”高颎却是明白了杨广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对杨广的远见深感佩服。

这是因为杨集不管对错与否、用意何在,他那违法违规行为都是不可抹除的。如果作为皇帝的杨广不闻不问,置律法何在?日后又如何治国?

更何况在接下来的彻查义仓、推行规避制和轮换制等等大动作之中,朝廷必将拿下很多不法官员、必将造成天下一片哗然;很多势力很多世家门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维护派系官员,必然拿杨集来说事。

如果杨集没有被罚过,那么杨广无法向天下人交待、无法秉公执法,他为了重新塑造一个公正的形象,只能将处于风口浪尖杨集从重处罚,但是这时候不管罚得有多重,都没有说服力,都给人一种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之感。但是杨广要在此之前、在第一时间就惩罚了杨集,别人日后无论怎么说,都没用。

之所以让张衡发动御史三台一起弹劾,就是营造出一种声势,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杨广是个“铁面无私”的皇帝、让天下人都知道御史台的确是个不畏强权的机构。

最张,皇帝和御史台的权威立了起来,而杨集也只是受到轻飘飘的责罚,而那些受损严重的政治势力和世家门阀也无错可抓。

可谓是一举多得。

“臣照办!明天就弹劾卫王。请圣人吩咐下一件。”张衡才智虽然不如高颎高,但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一经高颎这么微微提醒,立刻明白了杨广的深意。

“第二件,与高句丽有关。”杨广停顿了一下,说道:“高建武乃是高元的弟弟,现在被关押在涿郡大牢之中,此外还有两千多户人家是高句丽慢慢向我大隋渗透的细作。”

“考虑此桉重大,涉及人员众多,我决定让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联合会审,然后将一切的一切真相,都公示天下,也让天下人知晓高句丽的野心、卖国贼的真面目。”

一时间,便是高颎也是大吃一惊,暗道一声“元家完了”!

翌日早朝,张衡发动御史三台御史官员,对杨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弹劾:弹劾杨集滥用权力、擅自杀官、诛人满门;此外还弹劾杨集动用军队缉捕幽州七郡诸县官员,大有以军事干政之嫌……若不严惩,国将不国。

御史台这场声势浩大的弹劾,震惊太原上下,无数人为张衡‘不畏强权’的行为叫好的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杨集不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做法在情理上也没错,此外还是东路军的主帅,皇帝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惩罚杨集,搞不好还因为战争的原因,以惩罚张衡方式来安抚。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杨秀和萧玚等人虽然在朝堂之上为杨集奋力争辩,到最后,便是杨广也亲自下场了,但张衡就是不听,就是一力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明底细的薛道衡更是引经据典、振振有辞。

高颎也劝杨广也大局为重、以律法为重。

无奈,杨广只好含着泪,忍痛免去杨集检校兵部尚书侍郎、检校左翊卫上将军之职,其武散官从从二品镇军大将军降为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升、文散官从从二品右光禄大夫降为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此外,罚俸五年。

这个惩罚不谓不重。

张衡和薛道衡、高颎等等诤臣这才心满意足的罢休了。

然而这份重罚对于杨集的实权来说,有影响吗?半点都没有!

顶多就是少了一些俸禄。不过杨集穷得只剩下钱了,又怎么可能在意这些?

尽管如此,可是担心杨集有所误会的杨广还是专门写了一封密信,说明了自己重罚他的用意,然后让杨集派遣过来的信使带回去给杨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