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2章:李长雅引祸水  大隋主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蒜皮小事?你回去吧!”杨集冷哼一声,挥手道:“来人,送客。”

刘弘还想再劝,但杨集冰冷的目光扫来,却是令他心中一颤,只能无奈叹息一声,默默地行礼退走。

“大王,看来关陇贵族三大派、元家与李家斗得十分厉害啊!否则的话,李长史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怀疑元氏了。”杨集和长孙成是亲家,因此早已从长孙成那里知晓了武川盟的存在、以及元家和李家争盟方之事,之后他便此事告知郝瑗和公孙桓、宋正本、凌敬等一干心腹谋士。等到刘弘离开偏殿、消失在视线范围之内,郝瑗便缓缓的向杨集说道。

“从宇文泰创立关陇贵族集团那天开始,关陇贵族的内斗就已经注定了。”杨集冷笑一声,问道:“承渊可知为何?”

郝瑗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根子还是在六镇之乱,北魏为了镇压各地叛军,维护其统治,不得不求助于柔然,六镇和各地叛军在北魏和柔然联合绞杀之下,以失败告终。北魏王朝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分徙于幽州、冀州、雍州。而关中安置的便是武川镇的士兵。”

“六镇虽然失败了,却沉重打击渐趋腐朽的北魏政权,影响遍及各地,到了北魏末年,六镇军队分属尔朱荣和贺拔岳。关陇武川军首领贺拔岳在永熙三年被侯莫陈悦诱杀以后,他的军队群龙无首,几名部将都想做首领,但是谁也不服谁,最后迎立宇文泰做主帅。但实际上,宇文泰仅仅只是名义上的主帅罢了,武川军还是分属六名大将军。”

“宇文泰便效彷北魏八大夫、册立了八柱国,他自任其一,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另一个给了北魏宗室元欣,这是虚号。另外六个柱国则是给了掌控军队的独孤信、李虎、赵贵、李弼、于谨、侯莫陈崇,六名名符其实的柱国各统两名开府将军,这就是十二大将军了,这八柱国十二将军以及他们的人脉关系,一起被人们称为关陇贵族集团,然而每个柱国、每个大将军,实际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皇帝。”

杨集点了点头,历史其实都有脉络可循的,要是不知北朝史,就不会知道西魏、北周、隋朝的延续关系。而关陇贵族的强大,就是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跟宇文泰平起平坐,本身就是相互妥协的产物,否则只有二十多岁的兵微将寡的宇文泰有何德何能统帅武川军?又如何令那些谁也不服谁的“六柱国”听命?

至于宇文泰草创的府兵制,其实就是恢复了胡人所奉行的氏族部落制,他不仅授予各个大将、各个氏族“酋长”高度自治权,而且所有士兵都随主人姓,最后使每个柱国、每个将军、每个宗族割据一方,成了事实上的大小国王。

最终,导致北魏孝文帝成功汉化的天下重新胡化,关陇贵族各大门阀却在一次次妥协、一次次战斗中壮大。而他们推举出来皇帝就像是联/合/国的秘书/长似的,他的手上并没有多少权力,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调解纠纷、帮助大家分蛋糕。

在关陇贵族各大门阀都有权力、军队的情况下,如果皇帝分得不公平,或是有人认为他不公平,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那些认为他不公平的人,都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军队来暴力推翻他,重新换一个他们认为公平的人来当皇帝。而那些认为他公平的人,则是拼命支持他。

如此一来,两者便因为利益干上了。而这,也是杨集之前为什么说“从宇文泰创立关陇贵族集团那天开始,关陇贵族的内斗就已经注定了。”

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人的来说,以上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但凡有一些见识、懂一点史实,都是一清二楚,只不过没有人敢在公众场合大侃侃而谈罢了。

两人稍作延伸,便不复深入探讨。郝瑗言归正传,向杨集说道:“大王,依我所见,李长史根本不知道谁是杀死李世民的凶手、幕后推手是谁,甚至连一丝证据都没有;现在仅仅只是因为关陇贵族内部纷争,便将目标锁定了与李家有巨大矛盾的元氏。”

“然而元氏根深蒂固、势力遍布天下,便是连圣人都要顾虑几分,所以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敢擅自调查元氏,但不查又是严重失职。迫于无奈,他只好让刘弘前来王府,企图让大王对付有宿怨的元氏,而他则在一侧等待时机。”

“这也是我直接轰走刘弘的根本原因了。李长雅手上没有真凭实据,此桉最后肯定以不了了之的方式告终。”杨集看了郝瑗一眼,又抬头望着外面茫茫雨帘,缓缓的说道:“唐国公次子在京兆遇刺身亡消息一旦扩散开来,雍州州牧府压力倍增,搞不好连圣人也加以关注,在查无可查之下,雍州州牧府只好向京兆府施压,而京兆府又向鄠县县衙施压,最后倒霉的肯定是鄠县那些官员。”

郝瑗微笑点头道:“话是如此,不过大王如此干脆的拒绝李长史,恐怕他心生芥蒂。”

“先顾好他自己吧!”杨集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他要是有多余的精力来算计我的话,也不会在怀疑元氏以后,便慌里慌张的派人来找我了。”

郝瑗想了想也对,思索了半晌,他双眼勐然迸射出一抹狠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