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0章:大仁大义张仲坚?  大隋主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仲坚能这么问,李德武感到很高兴;这说明他已经信任自己了,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他对于刺杀的方案早已分析过,便说道:“非是小弟打击兄长,小弟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足一成。”

“何以见得?”张仲坚皱眉问道。

李德武苦笑道:“一饮一啄,皆为因果。自杨集遭到兄长刺杀,便加强了防卫力量,你休看他只带十几二十名侍卫,可是一箭之内,几乎都是他的人,若是某个人稍微有所异动,定然被几个人压制得动弹不得。”

说到这里,李德武又诚恳的向张仲坚补充道:“其实苏威、裴矩、杨雄等等达官显贵因为得罪太多人之故,他们每每去人多的地方时,都会这般部署守卫。兄长,我们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杨集。不宜轻举妄动。”

张仲坚闻言默然,他知道李德武说的是事实,正是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不“专业”的刺客,把高官教聪明了。而杨集以前出行,往往就是身边那几个人,结果也被他上了一课,变聪明了。他俩这几十号死士要是冲杀上去,恐怕人家还嫌少。

看了一眼部将,张仲坚皱眉道:“依贤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

“实力不足,就要借势——借那些比自己强、比敌人强的势!若是无法觅得良机,那便将这种关系永远保持下去,一旦有了机会那就不要犹豫,一击致命,令敌人永世不得翻身!”李德武目光灼灼的盯着张仲坚,一字一句的说道:“而眼下就有一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

“贤弟说的是吐谷浑吧?”凉州是天下新政的风向标,几乎所有世家门阀都在这里设置情报点,张仲坚虽然没有,可是大隋西部地区除了吐谷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敌人,所以他也猜到凉州军队频频出动,目标是高原上的吐谷浑,他皱眉道:“可是大隋眼下兵精将广、所向披靡,区区吐谷浑又如何阻挡赫赫天威?”

“呵呵,吐谷浑只是区区之地?当初先帝也是这么想的……”李德武抬眼望向窗外,淡淡的说道:“开皇年间,吐谷浑数次进扰大隋边境,先帝多派过大军登上高原,但一律被夸吕打退回来,最后才改以离间、怀柔政策。”

张仲坚心下一动,问道:“莫非这其中有陇西李氏的‘功劳’?”

“不止是李氏,还有很多很多!”李德武看着张仲坚惊骇的目光,冷笑一声道:“吐谷浑当年既然可以挡住先帝征伐之军,今日,亦能将杨集挡在山下。”

“只要杨集兵败,哪怕不用我们出手,朝堂诸公、世家门阀也会想尽办法来弄死杨集。这便是借势。”

权谋之术,首重天赋,若是没有天赋,便是再聪明的人亦无法在此道取得更高成就;其次是环境,如果天赋好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讨论权谋和政治的环境,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张仲坚武艺高强,聪明过人,可他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大隋层底人士;虽然也和高层人士接触不断,但是他在那些人面前,只是一个唯命是从的小人物,人家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刺杀谁就刺杀谁……连为什么都不敢问。只有完成了任务,才能拿到七八成的钱财,另外两三成,则是被那些高层人士的看家狗吃掉了,可见明知如此,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也是因为如此,使张仲坚在和高层人士的“接触”过程中,并没有改变他是底层人士的事实,导致这个黑暗中的王者,学不到什么权谋之术。论起大势上的眼界、格局、斗争,他远远不如顶级政治世家出身的李德武。

此时听了李德武的话,再想到原洮州(临洮)刺史张峻、原渭州(陇西)刺史元善分别将二十五万石官粮、六十万石官粮倒卖给吐谷浑,心底陡然顿悟。

他本以为张峻、元善是个人谋利,如今听了李德武的话,看来那两人都离不开陇西李氏的支持啊!他们先前鼓动两郡官员倒卖粮食给吐谷浑,便是为其增添粮草以便能够全力抵御大隋的进攻。而吐谷浑若是依然无法抵挡大隋兵锋,那么世家门阀亦有别的手段削弱隋军,为吐谷浑制造致胜之机。

只要成功把隋军拖死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之上,哪怕大隋获得的最终获胜,大隋的国力、皇帝的威望势必消耗一空,届时,就算皇帝再如何英明神武、杀伐决断,又怎么敢去动动世家门阀的利益?

恐怕不但不敢动,反而要对世家门阀加以笼络,使之成为稳定天下的基石。

然而大隋几万十几万精锐兵将,势必尸体枕藉、魂魄游荡,至死也不得归于故乡。

再看“独孤陀”引突厥汗国大军南下的举动,看似是要对付杨集,但细细一想,何尝不是消弱大隋国力和军队?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而杨集是死是活反倒不重要了。

这就是家族利益至上的世家门阀吗?竟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将数无数大好儿郎推向死亡的深渊,致使大隋君臣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盛世毁于一旦。若是那般,这些世家门阀岂不是杨集所说的汉/奸、国贼?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