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造型有点酷啊!”在老汤盯着大银幕思索的时候,旁边的小蓝直接小声赞叹。
撇了一眼这个比自己小一轮多的年轻女孩,老汤的大脑开始飞速转动。
每个年代对“酷”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在老汤青少年时期,还没有接触外界太多的光怪陆离,样板戏对他而言,依旧挺酷。
男孩子那个没有偷偷模彷电影里,那些一本正经的正面角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好来坞、港台电影的洗礼,对酷的定义,又变得越来越抽象。
施瓦辛格那样的终结者很酷,基努里维斯在《黑客帝国里一身黑超,也很酷。
程龙的搞笑功夫很酷,李莲杰的飘逸功夫同样很酷。
就算拿着西瓜刀斩人的古惑仔,在某些人眼里同样酷的不行。
唯独主旋律片的那种“高大全”主角,从这个赛道里渐渐消失。
不要小看这个酷,只有让观众感觉酷,才会有肾上腺飙升的感觉,才能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一味的严肃说教,只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感觉隔阂,自然就不会有市场。
“姜闻是真大胆啊!”看着造型奇特的各色土匪,老汤晃晃脑袋。
他虽然也玩梗,但不会真的相信这部电影,是董熹借姜闻之手拍出来的。
主导的人肯定还是姜闻,董熹也就是帮着提提意见,出出主意。
原因也很简单,就董熹这两年的行程,不可能抽出太多时间给《智取威虎山。
“反派这么出彩,那么主角又该如何应对?”被电影开头惊艳到的老汤,又有些担忧起来。
如此这般的开头,如果主角拉胯,或者说太过于稀疏平常,那么形成主弱配强的局面,更是无法言喻。
很显然,老汤的顾虑有些多余,且不说姜闻不会塑造这么一个主角,就是主演段奕红,也不会在演技上失色。
从他一登场,就将观众从配角的目光,牢牢吸引到自己身上,影帝的实力展露无遗。
并不是说段奕红出场后,其他演员就暗然失色,恰恰相反,在出色的化学反应中,所有人的演技都处于在线状态。
演技没问题,不会让观众出戏,所以老汤就开始专注于剧情。
《智取威虎山是翻拍,原着剧情不说是家喻户晓,那也是妇孺皆知。
老汤身为影评人,肯定是事先做好功课,将老版本的《林海雪原反复看了几遍,为的就是在看这版的时候,可以快速做对比。
为了更加彻底分析主题,他还去翻看了小说原着,这一查不要紧,让他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智取威虎山取材于19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打虎上山”片段,1958年由魔都京剧院集体改编演出。
其前后共经历6个版本,根据时代的不同需要,很多细节都有所变化,尤其是人物的设定上,更是值得揣摩。
拿一点红白茹来举例。
在1958年版,白茹被戏称为“小白鸽”,应老乡要求为大家写春联,其间又与战士们斗嘴。高波与李勇奇趁空去打野鸡,军民间的日常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可别小看这种情节,不但能快速的将配角的人设立起来,还能缓和紧张的气氛,最重要的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屏幕里不再是冰冷冷的故事,而是有血有肉,仿佛真实存在于身边的“朋友”。
如若亲切的生活对话被删除,失去了亲昵的戏称。
只留一个阶级性的身份——卫生员,或许对剧情走向没啥影响,但在观众眼里,真就是路人甲一般。
如果说正面配角的剧情在版本更迭中,算是削弱的比较小的,反派角色那真是连根都丢了。
“代代版本代代神,代代版本削凋哥。”
早期版本里,反面人物相当出彩,与我军有多处交锋。
双方可谓旗鼓相当,反面人物甚至有凌过我军之势。
座山凋更是气势全开,人设在华语电影史上,都是数得着人物。
但后期版本里,对于座山凋及其部下的描写,仅剩下贪婪、残忍而又愚笨的一面。
对于座山凋及其部下的描写,仅剩下贪婪、残忍而又愚笨的一面。
这么做的最大错误时,消除了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多个性角色被删减,可看性也就大大消减。
好的主角必须要有出色的对手映衬,才更能凸显出主角的不凡。
目前为止,电影呈现的效果,让他很是惊喜,不但保留了小说最初版本,那种各个角色有血有肉的桥段。
三种鲜明的阶级性群体,“战士”“群众”“土匪”,互相之间的关联,层层叠叠。
还成功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