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最后一课  重生之似水流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洞察模型的实验数据,其它高校就好比是洞察模型之前的廖凡义、张路臣、庞清方。

就算你有一身的本事,在传媒领域是多大的一尊神,你也搞不懂,未来的网络传播到底是怎么一个逻辑,怎么一个不同。

别忘了,洞察模型进行的时候,那帮人可是让齐磊震的三观碎了好几遍。

哪怕你知道结论,可是到底是怎么一个过程,为什么出现这个结果,也是推导不出来的。

这就好比,让二十年前的人,知道畅想二十年后被骂上了天。柳纪向这个民族企业家教父,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即便知道结果,他们也想像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而连基础逻辑都不知道,北广又摁着不给,你怎么开展学科?怎么建院系?

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就是来二中抢人。

这帮孩子不仅仅是吃过见过了,他们是亲身经历过的啊!能提供细节和佐证,都是宝贝。

尤其是,那些在洞察模型里表现突出的,更是香饽饽。

像是李沫、钱宏俊,要不是被人大去年就预定了,李沫和孙家义的关系就和师徒差不多了,早就让人惦记走了。

于是今年,不光是北广把龙江省的校考点设在了尚北,浙传、人大新闻、川音等等,有一半儿的传媒高校都是在这儿考的。

而且,考完之后几乎都没走,说是驻校做考前动员都不为过。

这么说吧,川音把魔掌都伸到理科班去了,鼓动理学班的学生考文科,去他们川音。各种优越待遇,那是拼了命的往出砸。

负责招生的副院长,甚至从川音临时抽调了几个声乐学院的帅哥美女。

其它学校没做这么过分,但是也没闲着,每天你都能在校门口看到发学校传单的,课间有定向找学生谈话的,还有约家长做工作的。

齐磊只是猜到了今年二中和往年不同,这届高三得有不少人走传媒类专业,但还真不知道这么热闹?

有些感叹,“这么闹下去,得有多少报传媒的啊!”

他就是感叹,结果,廖凡义居然给了他答案,“7个!”

齐磊,“”

咋还有零有整的呢?

廖凡义摊手,“不奇怪,你以为这么多人,这么多学校在这儿守了这么长时间,吃干饭呢?”

“7个”

齐磊暗自咋舌,这届高三一共也就不到6000毕业生,十分之一还多了?

齐磊,“那咱们抢了多少了?”

廖凡义,“60多个吧!算是中规中矩。”

60多个,不算多,也不算少了。北广毕竟是重点大学,要考虑分数线的问题。

这也就是二中是重点高中,学生的成绩普遍不错,否则60多也拿不到。

此时,廖凡义道,“按三模成绩估了一下,这七百多里,能有两百多个够北广的分数线。”

“不够分儿的,有那么30多个,属于潜力比较大。”

“加在一起,也就是说,北广能抢到的学生不到三百。”

齐磊,“那你想带多少回去啊?”

廖凡义,“董校长让全带回去。”

齐磊一听,登时无语,董背锅的话那还能听了?

你当人大、浙传、川音是傻的啊!

廖凡义一见齐磊那表情,还以为他有点消极呢,笑道,“反正董校长来电话了,让你想办法。”

齐磊,“”

廖凡义,“他说,你要是没办好这事,那就得考虑削减雏鹰班的经费了。”

齐磊,“诶!?诶诶!”

廖凡义,“他说的,你别朝我使劲。毕竟这都一年了,雏鹰班除了论文越写越溜,好像也没啥成绩吧?”

齐磊,“”

真都是吃人不吐骨头啊!

“行吧行吧!我想招还不行吗?”

廖凡义眼前一亮,“你想什么招?”

齐磊沉吟一会儿,“你别管了。不就是拉人吗?简单!”

却是廖凡义有些不信,“简单?可不简单啊!”

等齐磊走后,廖凡义和庞清方他们还琢磨呢,“你们说,他有啥招儿?”

庞清方,“他在二中不是有点声望吗?他去做工作,应该能拉来几个吧?”

虽然答应了廖凡义,可是之后的几天,齐磊也没去学校。

直到七月二号,高三的最后一天。

一如往年,二中各个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不再讲题,也不再说大伙儿复习。

开启絮叨模式,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考场纪律,念叨着注意事项。

不要忘了准考证,不要紧张

听的大伙儿头晕脑胀,烦的要死。

可是班主任一点眼力见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