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感叹:“英雄出少年啊!”
袁朗得到了旅长的夸赞,他要是有尾巴,怕是直接翘起来了。
别人夸他,他就一乐,图个高兴。
能得到旅长这样的人杰夸赞,袁朗受宠若惊,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他的推让并没有成功,任就担任坦克支队的支队长。
为了相处融洽,由赵刚担任指导员,协助管理。
旅长发现了袁朗具有如此多优秀的能力,自然对他产生了更浓烈的好奇心。
午间用了一顿便饭后,便决定多待一会儿,与这一位身份神秘的“小袁”交流交流。
旅长是这个年代能够放眼看世界的人杰之一,袁朗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伪军迷一个。
两个人聊得很来劲。
从机枪大炮的使用,到中日国力的对比,无所不聊。
袁朗的信息广,眼见宽阔。
旅长的眼光精准,常常一语中的。
他们谈起了中日国力的对比。
中日在国力上的差距,可以追溯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这个东方岛国的近代化进程,它在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强国的道路。
而在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民国连基本的现代工业体系都不完备。
尤其经过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更没有办法发展工业了。
在1937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为60亿美元,而民国仅136亿美元,日本是民国的44倍
对战争相关重要的,钢铁,石油,铜三种物资。
钢铁产量,日本是580万吨,民国是4万吨,日本是民国的145倍
石油,日本为169万吨,民国仅131万吨,日本是民国的129倍
铜,日本为87万吨,民国为700吨,相差124倍。
中日之间国力上的差距,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如此的悬殊,而两个不同量级的对手,却要在战场上展开对决。
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整个世界都在发出一个疑问,中国人究竟要靠怎样的力量,才能战胜这个强大的侵略者?
一个贫瘠的国度,如何在危难之时,凝聚人心,汇聚实力,英勇抗战呢?
在抗日的第四个年头,旅长告诉了袁朗,八路军的答案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开辟抗日根据地,像在敌人后背插上了一把把尖刀,让日军不敢全力投入正面战场的作战。
能够极大牵制了日军的兵力。
但在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异常艰难。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抗日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远远落后于侵华的日军。
抗战的初期,敌强我弱的局面一时间难以逆转。
侵华日军的一个师团,配备的坦克数量是24辆,抗日军队一辆都没有。
为了保证军队的机动性,日军每一个师团都配备262辆汽车。
而抗日军队,则只能依靠两条腿,急行军保证部队的机动。
武器装备上,八路军平均三个人分不到一只步枪,一只枪只有几发子弹。
如何能与武装到牙齿的小鬼子,做斗争?
几个人换小鬼子一个,都是以命搏命,才渐渐阻挡小鬼子前进步伐。
和武器一样落后的,则是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既然要避开敌人锋芒,打山地游击战,抗日武装往往选择山高林密的偏僻地区,建立抗日的根据地。
这些地方历来经济落后、灾害多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田地贫瘠,许多地方平均亩产不到100斤。
一边是烽火连天的战场,一边却是食不果腹的艰难境况。
八路军拿起枪抗日,放着枪挥动锄头,开辟荒田种粮食,搞生产。
从1938年开始,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自己的纺织厂、硝皮厂、石油厂、煤矿、印刷厂、造纸厂、面粉厂等工业企业。
根据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还施行了减税政策,发放低息贷款,鼓励华侨和工商业者到根据地投资建厂,兴办实业。
说到这儿,旅长还殷勤地询问,有没有在根据地开办工厂的想法?
只要把机器搞进来,土地,厂房,人员,根据地政府都会竭尽可能的协助搞定。
“咋的,大旅长也要玩招商引资啊?”
袁朗没想到,来到这个年代还有外资待遇。
他是一没有需求二没有机器,不然非得开几个矿。
不为别的,就是玩儿。
一说家里有矿,倍儿有面子。
回到正题。
抗日根据地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保证了充足的财源,由此也保障了八路军,在抗战前线上的各种军事需要。
兵工厂生产的枪械,边区造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