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率领突击队的张大彪也意识到了,他们突出太前,陷入了被敌人半包围的境地。
这是极为不利的。
但是张大彪别无选择,突击队夺取500米的阵地,为炮兵打击做有力铺垫。
是这一战的关键。
500米的距离,关乎着能否从正面顺利突围。
这一刻,突击队就是冲上去,马上都死完了,也得硬着头皮上。
露头瞧了一眼,重机枪的子弹就扎在了头顶土堆上,溅起一朵朵烟尘。
掷弹筒没有弹药了,为了保证偷袭日军指挥部的突然性,迫击炮还不能用。
挡在前路上的92式重机枪,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奶奶的,炮弹不够,手榴弹凑。
张大彪背靠着掩体,“投弹手,听我号令!”
新得到的德国手榴弹,重量更重一些。非得臂力强劲的战士,才能将其抛出合适的距离。
突击队组建的时候,张大彪特意从一营当中挑选了一些力气大的战士,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投弹组。
此刻,听到他的号令,投弹组的战士们都拿起了手榴弹,做好了随时投弹的准备。
“拉弦,数两个数给我扔出去。”
张大彪还记得袁朗提供的数据,拉弦后手榴弹4~5秒会爆炸,减少了被敌方士兵扔回来的可能。
默数两个数,手榴弹扔出去,正好在半空爆炸。
事实上,也正如他所想的一样。
天空中,顿时飞起一片手榴弹,犹如不祥的乌鸦。
见到这一幕,鬼子们是毫不犹豫,立即卧倒隐蔽。
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反应神经差的,早死了。
可延迟两秒被扔出的手榴弹,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落地,而是在半空中就已经爆炸解体。
轰隆隆……
爆炸所产生的碎片,犹如下了一场片刀雨,密集的落在日军的阵地上,引发了一片惨叫声。
重机枪阵地上,噼里啪啦的落下一片爆炸碎片,整个机枪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机枪哑火了。
“同志们,跟我冲!”
张大彪又是第一个抱起机枪冲出去的,借着爆炸掀起的烟尘,突击队继续向纵深挺进,扩大战果。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大约使用了3000万枚手榴弹,绝大多数都是m24手榴弹的仿制品。
造成日军伤亡四十万,占侵华日军总伤亡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手榴弹是,抗日武装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之一。
紧随突击队行动的,是李云龙带领的一营战士。
袁朗跟在他身边,恰恰目睹了张大彪,这一教科书式手榴弹投射使用。
自然是惊叹不已。
如果新一团还没人开发出这种使用方式,他本来还准备传授一下的。
但张大彪给他上了一课,八路军中是不缺乏聪明人的。
打了十几年的仗,手榴弹这种常规力量,都能玩出花来。
在这方面好为人师,还是省省吧。
500米的通道,张大彪已经率领突击队打开了。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袁朗克制住自己第一次上战场,恐惧死亡的情绪,
弯腰俯身跟在李云龙身边,做好一个透明人该做的事情。
保存自己。
战场上,前进直线100米的距离,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
当他冲过来时,李云龙已经招呼着王承柱架炮了。
“柱子,快点儿!”
子弹嗖嗖的从上空飞过,每多耽搁一分钟,都会增加一份风险。
王承柱率领炮班,手脚麻利的架好了三门迫击炮。
柱子调试好手中的老炮,弹药手一板一眼的递过来崭新的炮弹。
“放!”
三门炮弹同时放下,砰的一声轻响,顺着炮管弹射了出去。
轰隆隆!
山坡上炸起一片烟尘。
“柱子,你他娘的都打歪了,在下面,下面立电线杆子的那个!”
李云龙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炮弹多也不能瞎打,得打准了才行啊!
王承柱紧张得冷汗都冒出来了,炮班里就他打炮还有点准头,现在全团的希望都系于他一人。
这份担子太重了。
他手上迅速的调整迫击炮,并指挥着两个副手,按照他所说的调整另外两门炮。
“准备!”
“放!”
……
“嗯,是谁给了他们胆子?”
在临时指挥部里,坂田信哲举着望远镜,瞳孔猛的一缩。
通过手榴弹的空爆,清出一片死亡之区,八路军的突击队又向前挺进了100米。
而大部队紧随其后,完全忽视了两翼的皇军。
放弃了牢固的防御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