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坐在了苏木旁边,“一共一个小时,苏老师点人回答问题,结束了就结束。”
“小苏,可以开始了。”
很简单的规则,苏木一听就明白。
他扫了一圈台下的记者,看出了大家的期待。
都在期待苏木点他们。
就跟选妃似的。
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引起了苏木的注意,因为他华盛集团的特质工牌都快举过头顶了......
这是自己人。
苏木笑着念出了那人的号码。
“您好,苏老师,我是华盛新闻的记者,我是您的老粉丝了,我想代表我们粉丝群体问一下,您有想法在镜头面前多待一阵吗?作为您的粉丝,一年就只能看见您在镜头面前几次,我们感到很惋惜,也很难受。”
额,他在镜头面前待得不多吗?
挺多的呀。
去年整整一年,他起码了3天电视。
“不多吗?我还感觉挺多的,我尽量我尽量。”
尽量从一年3天电视,增加至一年5天。
堪堪翻倍,勤快。
那记者听到尽量,和挺多两词,在联想到公司的一些传闻,就知道这事儿没个谱。
他还是少见,一天采访,啥的行程都不跑,那个热度还天天挂热搜的人。
真的很离谱。
这人坐下。
下一个。
“请问,苏老师,您是怎么做到首首歌都这么精品,并且还如此高产的?有什么秘诀吗?”
“哦,可能是我脑容量大吧,秘诀的话,也是我脑容量大吧。”
脑容量?
作曲和脑容量有关?
记者听得迷糊,脑容量大应该就是等于聪明吧?
不愧是苏老师,夸自己也要委婉的。
“苏老师,对于网络很多将您封神的评价,您是怎么看的?”
“这个呀,我一般用眼睛看的。”
“......”
记者朋友还在等着苏老师的反转,等着苏老师的“开个玩笑”,然后步入正题。
结果......
没然后了。
这特么就是苏老师的答案了。
错了吗?
没错呀,是用眼睛看。
可没错吗?
他问得是这意思吗!
这个记者一脸懵逼的坐下。
下个记者紧跟着起来,开问:
“苏老师,您现在在作曲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成就,甚至可以说,你的天赋难寻对手,那么,您对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吗?”
“打游戏,我打算把华星所有的游戏玩一遍,或者自己做游戏自己玩......”
“?”
未来的展望,不应该是先说一大堆自己现在的成就,然后对着未来大谈特谈嘛。
打游戏?
这貌似不是正事吧?
这位记者还想追问,可没有机会了,点一个记者,问一个问题。
下一个。
“说到游戏,苏老师对您之前官宣要制作的《仙剑奇侠传》,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呢?或者说,是什么情况让您想着做一款《仙剑》的游戏呢?”
“也没什么特别好说的,好玩,玩它就完事儿,至于为什么做仙剑......大概是因为我很喜欢玩游戏吧,像什么《率土》,像什么《冲锋》我都很喜欢的。”
嗯,貌似询问游戏,苏木的回答要热情一点。
“那么苏老师,您的意思就是,您未来很大的一部分精力会放在游戏面了吗?您不会觉得,这样会浪费您作曲的精力吗?”
这个问题,相比之前,比较犀利了。
可一看这家媒体......那没事儿了。
竞争对手。
“游戏确实挺废精力的......不过作曲不怎么废,那当然也就没什么浪费作曲的精力了。”
记者:“......”
换别人这么说,这些记者都想标个大标题,是膨胀?还是堕落?新人编曲大言不惭了。
出道一年多一点,也算新人吧?
不过这个新人是苏木,这些话也是苏木说的,是这个两周可以拿22首歌,直接霸屏一切的男人说的......
好吧,你牛,他们闭嘴。
问题有条不紊的问着。
“苏老师,您和麦神合作的电影,听说是科幻,您是编剧,您对科幻很了解吗?”
“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三体》写得很好,十分值得期待。”
苏木说着大实话。
记者听去不对味了。
你不了解,可写得很好......
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