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当然是字。从来都是字比画还要高档!”
萧越的理由是:在古代是个书生都会画两笔,画个兰花画个竹子什么的很多人都会,但能写出一笔能得到所有人认可的好字却很难。
书圣王羲之的一纸《兰亭序》,历代多少人在临摹,各个都心服口服,没有说不好的,这就是明证!
萧越还接着说,收藏字画要收图章盖的多的,这叫流传有序。
比如说一副北宋时期的名画,当时就有名人盖章收藏,到了南宋还有名人盖章,一直盖到元明清乃至民国,这叫流传有序,是最可靠的鉴定依据,藏家也很信服这一套。
“乾隆爷就有这盖章的爱好,他看上的好画能盖上‘乾隆御览之宝;古稀天子;石渠宝笈,’等几十个图章。”
许四海憋了半天说出心里藏了许久的疑问,“这笔意是什么,刚才那副王翚的画上说,仿李营丘笔意,这李营丘又是谁?”
萧越看到许四海的提问,脸上顿时浮现出得意的笑容,他美美的喝了口水说,这是两个问题,先说第一个笔意。
“笔意;书画皆有,以书法为例,当书法家写完一幅字后,观赏者通过书法中一点一画中表现出来的神采和意趣,来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还有李营丘是吧,他是五代到北宋时期的大画家李成,擅长山水,自成一家。营丘是山东,也是他的住的地方”
萧越说的有些玄乎,许四海坦承自己听懂了一点点。
“哈哈哈”老萧听了直笑。
说这些都是书画界最高深的东西,许四海连国画入门都算不上,那里听得懂这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玄而又玄的东西。
“好好学吧,先把《芥子圆画谱》给学完,再把王翚的这幅画临摹上几十遍,心里就有点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