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一章:邀请  抚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贵阳路正式宣布成立的时候,也不知是谁福至心灵,想到了刘凤奎,彼时这位公公,正在给先帝守灵呢!

然后,刘凤奎就到了贵阳路,果然,皇城司就此在贵阳路扎住了脚根。

与胡屹一样都是皇帝派来作梗的,但所受到的待遇却是两个模样。

胡屹到现在还挂着贵阳路转运使的官衔,但在贵阳路上却毫无权力和地位,如今只能跟着岑老夫子去教书。

“这几年,还得感谢刘公为我仗义直言。”萧诚端起了茶杯,笑对刘凤奎道。

刘凤奎摇头:“谈不上,我只不过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原汁原味的报给朝廷,抚台能容我活到现在,实在是让我感激涕零。”

萧诚笑了出来:“刘公这是说笑了,这些年,我们也算是合作愉快。我相信这些年,刘公看到的,听到的,也足以让刘公您往深里想一想了,是吧刘公?要不然,您也不会在我们经营大理的时候,如此大力的助我!”

“这是为大宋开疆拓土,我自然是责无旁贷!”刘凤奎道,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抚台,到今天为止,我实在是搞不清我的那些手下,到底还有几个真正是我的手下,他们只怕大部分都已经变成了知秋院的人了吧?”

萧诚摊了摊手:“这个,我真不知道,您得去问吴可。”

想起那个阴挚的年轻的统计司的副司长,刘凤奎摇了摇头。

“我一直看不明白抚台您。”刘凤奎叹道:“但这些年下来,我至少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抚台您,绝对无意造反。既然如此,您与汴梁之间的那些误会、矛盾,为什么不说开来,化解开呢?”

萧诚微笑道:“我愿意,他们相信吗?”

刘凤奎顿时哑然,是呀,汴梁那边儿会相信吗?

如今的贵阳路安抚使,事实上是萧诚使用了类似于胁迫的手法,迫使朝廷不得不承认,因为都堂上的那些相公们看得很明白,假如不遂了萧诚的心愿,那么,说不定贵阳便会变成第二个横山。

如今虽然在事实上贵阳路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但在面子上,却还是勿容置疑的大宋领土,而萧诚也愿意给他们这个面子,甚至每年还象征性地向汴梁上交一两万贯的赋税。

钱多钱少不是问题,态度才是关键。

可不管萧诚如何表现,朝廷也是不会彻底相信的,就像这个时候汴梁的官家对萧诚说:卿家,我绝对相信你的忠诚,回来吧,我让你做首辅。

萧诚会相信吗?

萧诚会回去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双方已经在一次次的博弈之中走进了彼此金猜忌的死胡同再也走不出来了。

所以,即便有一方真的回心转意,另一方也不会相信。

解不开,现还乱。

真真正正的一团乱麻。

刘凤奎苦恼地叹气。

“抚台,不能让贵阳路真正变成朝廷的领土吗?不能真正接纳那些汴梁来的官员吗?假如抚台能踏出这一步,刘某便是一头撞死在大殿之前,也愿意为抚台辩说的。”

“还是那句话,我们互相之间已经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萧诚的嘴角翘起,冷笑着道:“而且,我还看不起他们。刘公,你不觉得,我真把地方完全交给他们,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把一盘大好的棋面给折腾得不成模样,你信不信?”

刘凤奎相信。

这几年,他是看到了贵阳路这一大片区域是如何从一个朝廷头痛的羁縻州变成如今的这片欣欣向荣的地方的,看到了这些让朝廷大员们不屑的所谓狄夷们,是如何被教化从而成为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勇士的。

那被萧诚称之为彩云之南的地方,如今已经正儿八经的成为了大宋的领土了。

而这,可是当初太祖举全国之力都没有办到的事情。

萧诚,用一路之力便做到了。

他的确是有资格瞧不上如今汴梁的那位官家,以及都堂里的那几位相公,西府里的那几位枢密。

因为这些人,不是在西北被萧定打得狼狈不堪,就是在河北路上被辽人欺负得不敢吭声儿。

“抚台,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刘凤奎问道。

“我说我是为了大宋,刘公信吗?”萧诚问道。

刘凤奎低头喝茶不语。

这个态度,很显然就是不信的。

萧诚抬起头,下巴冲着罗信扬了扬。

罗信点头,转身出了院子,片刻之后,牵了一个孩子过来。

赵安。

以前,在外人的面前,他一直被称做萧安。

大家都见过他,都知道他是抚台的义子,学生。

开山大弟子那种。

“萧公子?”刘凤奎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什么萧诚会专门把这个孩子牵到自己的面前。

萧诚不吭声,却从怀里掏出几样东西,放到了刘凤奎的面前。

玉碟以及荆王妃最后的绝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