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棉衣的使用,有些干部是不同意的,其中就包括李长富。
李长富向总部是这么反应的:“首长,这要是以前咱也不跟您提要求,咱部队还是百战团的时候,冬季要是有作战任务咱们就跑几圈,要不就急行军。但现在咱们已经改成机械化部队了,一个个都坐在半履带车上,而且这半履带车还是没盖的,一开起来那风就是‘呼呼’往脖子里头钻,快是快了,可人受不了啊!”
然后李长富又补充道:“首长,咱也不多要求,一千套,咱可以给有任务的同志穿……”
首长想也不想就顶了回去:“一千套,你知道一千套棉衣对难民而言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一千条人命!李长富,这棉衣就算我肯批,你还有你的部下穿得下吗?别的部队还主动把棉衣捐了,你倒好!还来我这要棉衣!”
首长这么一说,李长富就不敢再说话了。
但李长富心里却不服,因为他觉得,要是因为棉衣的问题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从而导致运城有失,最终影响的不也是难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把棉衣给机械化部队使用难道不也是为难民甚至百姓的生命着想?
不过这话却不能这么说。
八路军的定位就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是一支为百姓为国家的军队。
因此只要有可能,八路军就应该以人民百姓的利益为先。
这不是简单的战斗力计算的问题。
如果单纯算战斗力……肯定是把棉衣全部优先供给部队,只有战士们不挨饿受冻,在战场上才能更好的作战。
或者在战场上,如果以战斗力计算八路军战士也不应该去救百姓:一名训练有素的战士救下毫无战斗力也没有作战经验的百姓,在战斗力方面当然是做减法。
然而,从战略层面上看,八路军却必须这样做。
因为这是八路军的宗旨,是八路军的使命,更是八路军存在的意义。
再往简单的说,如果八路军不这么做,也就是以“战斗力”为名优先考虑部队而不是百姓,那么八路军与顽军又有什么区别?
顽军难道不就是以的抗战为借口各种压榨百姓么?
如果八路军也这么干,用不了多久,八路军就会因为整体形像受损而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这才是最致命的。
反之,八路军如果说到做到,宁愿自己冻着饿着也要优先保证难民的温饱,难民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百姓也同样如此。
于是,就算真有战士被冻死饿死,接着还会有千千万万的百姓踊跃投身到这支部队中与八路军站在一起。
其结果,就是战斗力不只没有削弱反而还会成倍的增强,而且八路军各部队不管走到哪都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作战时能发挥出的战斗力可以说无法估计。
这是八路军的根本,也是八路军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因此,首长的做法是对的。
王学新没什么意见,李云龙也没什么意见。
只不过李云龙没有意见只是因为独立团根本就不缺棉衣……独立团自个有几台织布机,这些织布机在保证独立团生存的同时还有盈余,于是李云龙就先把战士的棉衣给备上了。
首长知道这一点,其它部队也知道这个,但他们都无话可说。
因为这就像李云龙说的那样:“嘿嘿,咱们这就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们种田搞骡马店发大财我管不着,老子也不眼红!老子搞棉衣你们也别眼红,咱搞棉衣的人还能把自个给冻着吗?那不成笑话了吗!”
大伙儿一听这话觉得有理,说好的各部队自个顾自个,搞骡马店、贩盐的,也没见谁把多赚的钱上交或者分给别的部队啊!这会儿凭什么要求独立团把棉衣给交出来?
然后第一航空队和第二航空队也因此受益。
李云龙派人给这两支部队的飞行员每人分了一套棉衣。
李云龙还十分霸气的说道:“这俩航空队编制都是在咱独立团下的,老子一视同仁!”
其实李云龙心里是想着,往后还有的是需要航空队的地方。
一件棉衣能算得了啥?
航空队随便在天上照应着点,咱独立团就赚到了!
王学新收到了两件棉衣……这一点李云龙也是公开说的:“你们可别说我老李区别对待,你们可得想想,咱们团这织布机是谁整来的?要是没有小东北,你们全都得冻着饿着,所以这话是我说的,小东北两件,不服的尽管来找我!”
于是王学新手里就有三件棉衣:一件是张万和送的,虽然已经破破烂烂的缝了好几个补丁,但王学新还是不舍得丢。
这年头有一件绵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哪能这样就丢了。
收到两套棉衣后,王学新想也没想就把它们给捐了出去……这不是王学新发善心,而是轻重太过悬殊了:两件棉衣对自己而言只是备用,但对难民而言却很可能是两条命。
就像首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