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沉默了好一阵,孔捷才将信将疑的问了声:“这么说,鬼子又做着亡华的打算?这……有可能吗?”
首长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有可能,如果鬼子真的认为打不过鹰酱,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的确有可能!”
其它人想着,鬼子做事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从一开始就打算灭亡华夏,现在这时候会有亡华的想法的确不奇怪。
别人只是觉得有可能,但王学新却是十分确定。
因为史上鬼子就是这么干的,这其实就是鬼子所谓的“一号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是在1943年时提出来的,直到44年才批准。
也就是说,鬼子在43年时就意识到不可以击败鹰酱了,打算重新回头先全面占领华夏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确切的说不是解决这个“后顾之忧”,而是鬼子从一开始就打算以华夏为依托与鹰酱作战。
主要原因是鬼子是岛国。
岛国的特点就是必须在海空军方面战胜敌人,否则敌人只要在岛国周围用军舰航母一封锁,不用打都能将岛国封得半死不活的。
因此,日不落帝国才拼命发展海空军,但即便这样还是被汉斯的潜艇打得处于半封锁状态搞得狼狈不堪。
鬼子高层战略决策者其实知道岛国的问题所在,于是海空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当然就会思考一个问题:
这样下去,鹰酱海军总有一天会战胜帝国海军打到本土,到时鹰酱海军把本土一围……帝国陆军就算再强大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在本土被封锁等死的份。
但华夏就不一样了。
华夏不是岛而是大陆,与许多国家接壤,还有许多复杂的地形。
如果能打通南北再全面占领华夏,以它的内陆为战场与鹰酱周旋,陆军不就能发挥作用了?而鹰酱强大的海空军却很难投入到战斗中!
因此,鬼子决策者其实在43年时就有这样的打算。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了移民计划,打算把本土重要的资源和重心都转移到华夏来。
只是苦于华夏一直没能拿下,于是计划才没能进一步实施。
现在虽说还只是42年,但在王学新有参与下的42年与史上43年的情况差别不大,鬼子决策者提前有了将重心转移至华夏的想法也是常理中的事。
就算没有提前,将来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因此,这在王学新看来是“肯定”而不是像其它人一样的“可能”。
此时的丁伟似乎是完全被王学新给说服了,他点了点头道:“这从战略方向来说是对的,这么说……我们又要准备一场更严酷的战役了!”
首长点了点头:“而且我相信,鬼子不会只把进攻重点放在顽军方向,他们同样不能容忍我军的强大!”
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
这是显而易见的,鬼子的目标如果是灭亡华夏,那么顽军还好,八路军才是挡在他们面前最难搬走的石头。
不过首长想的还不只是这些。
因为他知道,在八路军稳固了自大青山、吕梁山到中条山的防线后,那就像是在鬼子从东北生产基地到前线的后勤补给基地上钉下了一枚钉子。
尤其此时的八路军还有战机。
虽说“拉5”战机的航程很短,作战半径只有三百公里。
但鬼子不知道这个,即便知道也不敢轻易放过……三百公里对鬼子后勤补给线的打击已经无法承受了。
因此,他们怎么能容得下八路军?
八路军只要随时往防线前跨出一步,或者用战机给鬼子铁路来一下……鬼子打通南北交通线的战役都要受很大的影响。
鬼子能容忍这一点吗?
如果不能,那肯定就要打败八路军,或者是攻陷八路军机场,至少也要将八路军逼退几百公里,这样才能保证后勤补给线不会受到威胁。
这其实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八路军的确是占据了战略要地,但占据战略要地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为敌人所不容,于是敌人只能找你拼命。
孔捷抽了几口烟,说道:“不知道,鬼子这一回又会怎样进攻,打钢铁厂?或是打运城?这两地方不是兵多就能解决问题的!”
王学新只说了一个词:“战机!”
首长和参谋长不约而同的点着头。
制空权可以说是鬼子的死穴。
确切的说,是鬼子对华夏不太适应没有制空权的战斗,华北方面军大多数已适应了有自己飞机保护并轰炸敌人的战斗。
现在,战场形势突然来了个对调……制空权在八路军手里了。
于是所有的部队都不知道该怎么打这仗了,尤其八路军还熟悉地形,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八路军这边,鬼子想赢都难。
因此,想要击败八路军,就只有从八路军手里抢到制空权。
“但是……”孔捷又说:“鬼子能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