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拉动消费形成良性正循环?
所以在乡村的新型集体经济大背景之下,还得劳逸结合,乡村里头的基层管理做好宣传工作,墙上的刷漆标语什么的都到位,在假期时间还要时不时把大家伙发动起来去城里组织活动,去城里了也没有强制消费一说,不怕你不消费,就怕你不来。
孩子是一大消费神器,把孩子也一起带去,那不消费都不可能,所以往返城乡的公交车孩子不要车费。
乡下的孩子对城里很向往,城里的孩子也向往乡下,孩子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城市里的父母也颇为重视教育,重视孩子的成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父母重视于孩子离开温室去接触大自然。
在这种城乡结合人员双向频繁流动,依旧意味着经济流动,构成双向循环,这才是如今启县的经济内涵,至于对县外的经济进出口,只是一个额外的补充,县内经济的自我循环生态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像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系统,物流系统等等,目前都是科学与民生基金会在掏钱运营,垫付前期的沉没成本,当下主要工作是改变启县的原有经济结构,更进一步来说是改变启县的财政收入结构,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没有科学与民生基金前期掏钱维持,县财政肯定是负债累累,要破产的节奏。
但只要把县城的财政收入结构扭转过来了,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支出就逐步转接给县正府,能够自我造血循环了,基金会也就抽离出来并且停止输血。
扶上马,送一程,但总得断奶不是。
像城乡往返的公交车系统的,这肯定是亏本运营的,但它是为整个县域经济全局贡献,它的价值体现在无形中,县城的整体财政收入上来了、结构优化了,由此拨款维持城乡公交系统的运营。
从启县最近这两三年的发展来看,乡村新型集体经济与城乡融合试点无疑是成功的,只要这个案例成功,论证是可持续的,将来就可以在其它县域经济推广开来。
启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三年前和今天已经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县城内的市容市貌已经焕然一新,去年的已经达到了132亿元,名义增速1376,人均达到了3万元,启县在今年一季度也正式宣布脱贫摘帽。
三年前,启县一半的人口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可以说是年轻人都跑出去了,留在家乡的都是老弱妇孺,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家乡不出去打工了,今年则更明显。
因为大家看到县里发展势头不错,也有很多的就业岗位,工资待遇没有外地那么高,但生活的性价比很高,各种基础设施也跟上来了,安逸的生活节奏不快不慢。
当启县模式的试点得以成功,意味着能够给予资本市场巨大的信心,要知道基金会推行的新型集体经济是需要金融资本参与其中的,启县各大乡村弄的新型集体经济都发行了有价债券从资本市场融资来发展。
目前县内所有乡村的债券融资可都是科学与民生基金会兜底的,别的投资者根本不敢买你的债券,因为你的信用无法保障,归根结底就是不清楚你玩不玩的转,玩不转那铁定是还不起,那就债务违约了,成为不良资产烂账。
所以启县模式的试点成功就是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证明这个模式玩得下去,推行开来之后其它县域经济参考这个模板搞起来才能从资本市场融到资,投资者才敢买你们县域的有价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