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是不会满足的。
如果任礼还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少年人,锦衣玉食,深宅大院对他来说,就是梦中也不敢想的日子。
但是,任礼已经不是那个只想活命的少年人了,他辗转战场,曾统御百战之师,千里奔袭,立下无数功勋。
可回了京师,在属于自己的圈子,他却发现自己刚刚起步。
这种落差让任礼一度非常难受。
所以,当土木之役以后,焦敬找上门来,将他引荐给圣母皇太后,打算对他委以重任的时候,任礼很难不感到心动。
经过数十年的时间,京城的权力,早已经被各大世家瓜分的干干净净,想要真正的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经营。
现在,有一条捷径摆在眼前,他没有理由不接受!
于是,获得了宫中默许和英国公府一系支持的任礼,被作为大战当前,文武搁置争端,携手抗敌的政治信号,被推了出来,任总兵官,奔赴紫荆关。
瓦剌一战,让宁远伯变成了宁远侯,让闭门自省,无官无职的闲散勋贵,变成了堂堂中军都督府的都督。
任礼,终于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现如今,管你是什么国公府邸,驸马外戚,朝廷重臣,在这偌大侯府当中,都要屈居于客位!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任礼的目光重新落回了眼前的奏疏之上。
这是兵部最新整饬军屯的章程,因为已经明发各衙门,现下在场的人个个手中都有一本。
所谓登高易跌重,短短的片刻得意之后,任礼便将心思都收了回来。
他心里明白,这一关要是过不去,别说什么真正的勋爵世家,他大半辈子的战功,只怕都要折进去!
将手里的奏疏合上,任礼继续道。
“诸位想必也都看过了,兵部的这份章程,看似是在整饬军屯,但是实则是要在朝堂之上,掀起文武之争。”
“如今大战方止,太上皇归朝,正是休养生息,收拢军心之时,兵部却要如此大动干戈,实为误国也。”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闃呰昏拷涔湡鐨勫鐢锛岃繖閲屼笅杞澶跺幓蹇鍙浠瘯璇曞惂銆傘
“彼辈”
任礼刚想说彼辈文臣,看到了一旁的朱鉴和徐有贞,终于还是收住了话头,转而道。
“总之,这份章程若在廷议上通过,则边军边将势必人心惶惶,无心守备,恐为虏贼所趁。”
“再则,瓦剌之战后,我朝廷文武和睦,齐心协力,兵部此议,实乃侵夺军府之权,有违典制。”
“如若推行下去,此后文武相争,朝局不宁,亦是祸事,故此,今日老夫今日请诸位到此,便是为商议一下,该如何在廷议之上,驳斥兵部此疏。”
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的原因是整饬军屯侵害到了勋贵的利益,但是,拿到朝廷上去,肯定还是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任礼的想法很清楚,是将兵部的这份章程,定性为在争权夺利,打压勋贵,排除异己,掀起文武朝争。
如此一来,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处理的多。
这就是所谓大义名分的用处,一个提议,如果出发点不正确,那么,落到具体的推行当中,必然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争辩,很明显就是任礼给出的解决办法。
话音落下,众人皆是沉吟。
不过,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最先开口的,竟然是初次到场的徐有贞。
徐大人将手轻轻按在旁边的奏疏上,道。
“任侯所言有理,从这份章程当中便可看出,兵部所图甚大,此次整饬军屯,不仅纠结了都察院,刑部,甚至就连户部,吏部,翰林院都有牵扯。”
“先是清丈田亩,尔后又要会同刑部审讯边将,磨刀霍霍之心可见一斑。”
“朝局之上,文武平衡方是长久之道,兵部此疏,实乃用心险恶。”
说着话,徐有贞看了一眼旁边的朱鉴,继续开口道。
“不瞒任侯,我长久在翰林院中侍讲经筵,对朝中大臣,多有了解,如今的内阁次辅俞士悦,和兵部尚书于谦二人,相交甚密。”
“前番廷议,此二人一唱一和,守望相助,于谦助俞士悦拿下太子府詹事,俞士悦则配合于谦,尽揽兵部大权。”
“如今,兵部已尽是于谦亲信,他二人犹觉不足,兵部此奏若行,则都察院,刑部皆唯其命是从,此等权欲熏心之辈,岂可放纵?”
这番话说的义愤填膺,仿佛徐有贞真的对于谦十分不满。
但是,在场众人也都不简单,尤其是任礼,听完了之后,立刻就眼前一亮。
果然,要论相互攻讦,还是这帮文臣拿手!
徐有贞的这一番话,虽然听起来不如任礼的冠冕堂皇,但是,要论毒辣有用,可犹有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