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官邸。
一名身形消瘦穿着长袍的中年人望着窗外已经很久了。
这个姿势,保持足有数分钟之久。
他身后站着一名身穿陆军上将制服的军人,军人虽是站着,但却如老僧坐禅,眼眉低垂,一点也不因为中年人的沉默而急躁。
“敬之,你怎么看这封来自前线的电文?”沉默良久未发过一言的中年人带着几分细柔的声音终于幽幽传来。
“此次阻击日寇于松江,以解沪西撤退之困,67、43两军实有大功,否则淞沪战区司令部不会将此电文转而交予我手决策。”陆军上将似乎也早有预料中年人会有此问,微微低头回答道。
“松江阻敌第十军四昼夜,实乃大功一件,但依其电文所言,让国之空军掩护其撤退,不觉得过分吗?这是携功相逼,我空军勇士在淞沪上空奋战两月,早已损失殆尽,若还能战,又怎会让日寇战机肆虐!”中年人回头,疾言厉色。
陆军上将眼眉重新低垂,不再说话。
室内气氛微微有些凝重。
“敬之,你有何想法一并说来,此战不同以往,乃国战,你我同仁当同心协力,就算与我意见相左,我亦绝不会怪。”中年人试图将语气变柔和。
陆军上将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露出属于军人坚韧,“67、43两军此次于松江阻击日寇十万大军,各大报刊早已在宣传部授意下大力宣传,尤其是申报战地记者澹台明月以战地日记方式连载,其自中将军长以下三万余人奋力抗击敌寇之精神早已轰传全国,若我最高指挥部坐视其于撤退途中任由日军空军轰炸,恐怕民众各界对我定有不满。
更何况,以最高指挥部下达任命的四行营,亦在其中,并在此次松江大战中再立奇功......”
“四行营?是那个在四行仓库阻击战中的步兵营?”
“是!”
“他们竟然也参与了松江保卫战?他们不应该全军覆没于那栋大楼了吗?”中年人微微一愣,显然他是首次听到这个消息。
做为他现在这个地位,区区一支不足百人部队的行踪,自然不会太过关注,也没人觉得他应该关注。
“是的,他们应先是藏于大楼内密室,借着引爆大楼断了日军追击,而后潜出淞沪日军占领区,恰逢其会进入松江战区,其新任营长唐刀原属43军麾下,被43军征召进入松江城。”陆军上将回答道。
只能说这位不愧是一方人杰,虽然四行营脱困行踪和路线并没有人向他专门汇报,但他却是结合最后结果倒推,犹如亲眼所见一般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很好!四行营不愧是我88师之翘楚,我说此次松江保卫战结果远超我之预料,原来有此精锐加入。”中年人脸上露出笑容。
陆军上将脸上表情不变,低垂的眼睑下目光却是微微闪烁。
想来对中年人这种双标多少有些不屑,隶属于御林军的四行营再如何精锐,也不过百把人,如何能左右交战双方投入近十万兵力战场之战局?
之所以四行营能得此赞誉,不外乎他们是眼前人的嫡系而已,而67、43两军皆杂牌。
不过,他却是知道,四行营的出现或许已经为此事赢得一丝转机,中年人对杂牌不在意,对自己的嫡系可是着紧的很,现在只需要他再点一把火。
“日寇虽于地面上无能阻止我沪西大军向吴福、锡澄等国防线撤退,但其空军对我大军行军路上肆无忌惮轰炸,造成大量难民和官兵死伤,沿途数十公里,尸横片野,哭嚎震天,丈夫失去妻子,孩子失去父母,惨不忍睹,令人尤为痛恨,哪怕不为松江两万官兵撤退计,我国也应对其空军予以反击,否则此等悲剧还当延续。淞沪撤退难民可高达百万计。”陆军上将眼中闪过沉痛。
“哦?敬之你是这么认为的吗?”中年人眼中闪出怒火。
不过,显然不是因为听到难民和军人在撤退路上被日机轰炸,这种消息早不乏有人对其汇报过。
他的怒火是对于眼前的上将,在这个时候拿这个理由来说事,对于他来说,既是揭伤疤,也是逼宫,逼他做出决定。
只是,眼前的陆军上将可不是普通的上将,就算是时至今日的中年人,也不能在此事上迁怒于他。
这一点,不光中年人清楚,上将应该也清楚,否则,他不会如此直白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此战,做为军政部首脑的他认为,必须战,哪怕是打光中国空军最后的家底。
“可敬之你也知道,空军所剩无几.......”中年人眼中露出挣扎。
此时此刻,他也需要做出选择。
无疑,这是极为艰难的,尤其是,那支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军队他并不喜欢。
一想到一年前因为这支军队他所遭受的困境,到今天他竟然还要出动最后的宝贵力量去救他们,这真的是无比糟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