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没资格?  你好,1983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这样,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于是王县长摆手道:“今天先不谈这个,咱们还是陪同外商要紧。”

楚专员却不这么看,他胖乎乎的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这个野菜厂,也是关系到外商嘛,还是早点落实的好,我也支持小何同志的公司。”

他当然要表态,虽然楚专员也有点瞧不上何家康,但他是楚家的人,而他的叔伯侄女楚云玲,已经跟他打过招呼,要照顾这个姓何的小子。

这是逼着在场的领导表态了,王县长和郑红旗,都皱起眉头。

他们心里,还是偏向夹皮沟和刘青山的,奈何,实力不对等啊。

还有公社的孙书记,也同样心思,只是在这种场合,更没他说话的份,在那干着急使不上劲。

而何家康的嘴角,则浮出一丝得色,他盯着刘青山,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而喻:小子,你拿什么和我斗?

刘青山却忽然笑了:“谁说我们夹皮沟没有资格,难道你们都不看报纸的吗?”

报纸?

今天陪着外商,出来的比较早,所以还真没看报纸。

可是,这跟报纸有关系吗?

孙书记却是眼睛一亮,连忙去叫通讯员回公社,把今天几份主要的报纸都取来。

通讯员一溜小跑,很快就回来,刘青山从他手中抽出一份人民日报,笑吟吟地用双手捧着,递到楚专员面前。

楚专员瞥了一眼,然后就仿佛被孙猴子施了定身法,一下子愣在那里。

这什么情况?

何家康也连忙探头过去,只见在这份无比庄重的报纸,赫然呈现出这样一个标题:山村巨变。

下面的副标题是:吉省松江地区碧水县青山公社夹皮沟村自主创业纪实。

夹皮沟!

这一刻,何家康就像被捏住脖子的公鸡,满脸涨红。

要知道刘青山等这一份报道,已经等了快三个月,就在昨天,他终于接到了老姐的小姨夫林子洲的电话。

早上来公社的时候,他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先跑了一趟邮电局,准备买上一沓子报纸,留在村里当纪念。

最好一家发一份,毕竟这是全村人的骄傲。

可惜的是,邮电局的报纸,都是提前订阅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像城市里的书报亭,可以随便买。

刘青山也只能先暂时放下这件事,跟着接待外商。

好巧不巧的是,碰到了何家康这个败类。

关键时刻,刘青山这才放出大招,他还就不信了:国家最权威的报纸上,都报道夹皮沟,你也敢说没资格?

但凡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不会犯这种最低级的错误。

“快,再找几份报纸!”

王县长也激动起来,这不是省市的报纸,这是国家大报啊。

全国上上下下都在看,他们碧水县,也能跟着扬名全国,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一份报纸确实不够看,公社孙书记兴奋得满脸涨红,大手一挥:“去各单位,把今天的报纸都拿来!”

没看报道上面写着呢吗,青山公社啊,那是多大的光荣?

再联想一下,过年的时候,那位林大记者还对他进行了采访,没准他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报纸上,孙书记想想就激动啊。

同样处于激动之中的,还有王县长和郑红旗,因为他们同样接受过采访。

如果真能在报道中也提他们几句,那意味着什么,政治小白都能想出来。

公社的干部全都被撒了出去,很快一份份报纸送过来,领导们人手一份,都一脸激动地捧着报纸,开始阅读。

就连楚专员,也是同样的表情。

他或许有些官僚,或许有些私心,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立场鲜明,因为他也是松江地区的一员。

刘青山也瞪大眼睛,盯着报纸上那一行行的铅字,这一刻,他的眼睛在放光。

不得不说,林子洲林姨夫的报道很详尽,文笔并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而是朴实无华,很适合夹皮沟这样的小山村。

上面的事迹,也不是那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那一桩桩一件件,却记录着这个小山村前进的脚印,一步一步,稳步向前,似乎永不停歇。

正是这种典型事例,才接地气,对农村发展,才具有借鉴和启迪。

文章中,有老支书的沉稳,有张队长的闯劲,有公社孙书记和县里领导的支持,甚至还有张杆子这样懒汉的转变。

当然出现最多的名字,还是刘青山。

报道中,林姨夫把刘青山塑造成夹皮沟的引路人。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刘青山看了之后,还是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林姨夫啊,咱们不带这么夸人的。

报道的最后,林子洲评论道:“农村的广阔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