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六章 怎么把优势无限扩大  顾七她只想种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何松镇上的百姓呢?若是想买的物件在镇上也买不到,又该如何呢?”顾七又问。

“那自然是去县城,或是郡府。”李山富被问的有些不明所以。一时间完全不知道顾七的意思,连带着对话的节奏也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被顾七带离。

顾七微微一笑:“十里八村的百姓平日里习惯去镇上,是因为镇上更热闹铺面多,东西多。镇上的百姓抽空则喜欢去县城或郡城,同理是因为县城的铺面更多,更热闹。

若是有一天情况反过来了呢?

咱们小旗村铺面比镇上更多,东西更全,更方便,更热闹。

山富叔,你说十里八村的百姓,乃至镇上的百姓会不会反过来更愿意到小旗村来呢?”

“这怎么可能?!”

顾七的话让李山富心头升起一股荒诞之感,反驳的话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顾七也不生气,只看向李山富,神色多了几分认真:

“山富是觉得我这里的铺面往后更多更热闹不可能?还是觉得镇上的百姓会反过来跑到乡野村子里来凑热闹不可能?”

“这...”

两种情况似乎都有可能,又似乎都不可能。李山富一时被问的不知道如何开口。

“山富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没什么地方能保持一成不变的。

前朝开国初期,皇帝开了海禁。不过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就让东南沿海数个边缘小城成了无数中原地区都无非启机的富庶之地。

更甚的,是那些原先默默无闻仅仅只能靠捕鱼果腹的荒野小渔村,也在一跃间成了海上贸易集聚之地,其热闹繁华程度比之江陵郡郡城还有过之无不及。山富叔可知为何?”

-

见李山富沉思不语,顾七笑笑继续道:“前朝的事情甚远,且不多提。只说本朝。

本朝建国后,一直维持开放着与西疆的贸易,两国之间的商队多有往来,同时也带动了原本地处西僵边境的边陲小城西塘郡。

山富叔可知,原本的西塘郡前身仅仅只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口的西塘村而已。

那地方荒芜,缺水多风沙,根本没有多少土地可以耕种,在本朝建国前以及初期,当地百姓只能依靠游牧为生。

然而那地方常年缺水,只有春季末夏季初旬雨水才充沛,草木旺盛,适合放牛羊的时间仅不足三个月。等一到入秋之后,极寒刺骨的恶劣天气伴随着时常踪迹难寻的风沙,使得当地百姓经常食不果腹,生存艰难。

直到本朝开国后,与西疆诸国皆签订了和平协议,并开通了贸易往来才使得原本无关紧要的小小西塘村一跃成为西域诸国商队踏入大康的必经之地。

之后随着西洲郡的入驻留守,又迁入了大量的军户,原来的西塘村变成了西塘村镇。

之后随着往来的商队越来越多,当地的铺面客栈也跟着越来越多,西塘镇便又变成了西塘县,西塘郡,也成了整个西疆界最富庶的郡城。

而这变故仅仅只用了十年而已。”

顾七说着抿了口茶水,神色平淡,语气却郑重:“山富叔,时局瞬息万变,任何一件事情的改变都能引来一个地方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南的沿海鱼村如此,西疆的西塘村亦是如此。为何我们小旗村不能呢?”

-

为何我们小旗村不能呢?!

为何?!

李山富倒吸一口凉气,只觉浑身血气翻腾。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血充斥着脑颅,让李山富此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震惊又意味难明地盯着顾七。

顾七放下手里已经凉透的茶水,轻轻一笑。视线落在了不远处初见雏形的商铺群上:

“其实与西塘郡原先的艰苦相比,咱们云州府下本就江河众多,漕运发达,历来便富庶。旁的不说,光是何松镇外就有两个渡口。

就这两个渡口每日上货下货迎来送往的商户数目就数不甚数。更别说,咱们小旗村外的官道再往前走四五里就到了连接着南北两处的主道。那里可是南来北往的商队的必经之路。

从前咱们小旗村除了农户和良田外什么都没有,这些客商路过此地便只能驾车前行去何松镇上打尖住宿购粮配货。

可如果有一天,咱们小旗村有了客栈,有了商市,有了和何松镇一样多且全的铺面,吃喝玩乐一条街全供应。甚至还可以给这些留宿的商客准备粮草并且提供长途所需的必备供给。

你觉得这些商客会优先选择距离主官道只有几步之遥便能到的小旗村,还是选择要再走上大半个时辰才能赶到的何松镇?”

-

李山富此时已经目瞪口呆,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跟着周璃过来凑热闹,顺便想和顾七确认一下合作开酒楼事项的周裕。

周裕从前只觉得顾七做生意走得路子和其他不一样,实力并不雄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