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对娱乐圈有点了解的都晓得,在京城有一个老男人帮,简称京圈,或者说大院子弟组成的圈子!
全称是北京文艺圈,由郑晓龍、叶大莺、叶景、王硕组成,后来裤子、江闻、英答、葛大爷、刘振芸先后加入,几年后又壮大成包含赵寳刚、侣海岩、黄家兄弟的浩荡队伍。
沪派代表王志闻和川派代表张果立,也跟这个团体关系很近,再加上张丰义、尤永、孙洪雷等边缘人物,
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地主流影视圈了!
这个圈子,最开始是围绕北视中心展开的,也就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中国大陆第一家电视剧专业单位。
虽说新千年之后,北视中心权威地位不再,郑晓龍这位大主任也从云端跌落成不再受政策照顾的打工人导演了,但经营的人脉还在!
后来,郑晓龍也那拉胯了红高粱、芈月传那叫一个不负责,都是90分的演员拍出了一个61分的剧
第一电视剧导演拱手交给了孔生!
再后来,互联网平台崛起,圈子的话语权逐渐被稀释。
娱乐更像是一个产业,资本说话!
最初这些圈子的属性是很文艺的,对整个行业是带来正面影响的。
比方说京圈,起初是因为业务笼络到一起,也算是为了艺术理想,有的文字见长,有的懂摄影,有的可以拉来投资。
出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好作品,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胡同人家
后面那个划掉
后来这些圈子就变味了。
时代和人性使然,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都有诗和远方,新世纪之后,物欲了很多。
最不受待见应该是排外和垄断。这也是圈子不可避免的宿命,基因属性使然!
后来,市场做大做精细了,饼一大,就不再有那么多人要大爷的赏饭吃了。
大不了从网大做起,能赚钱,说不定哪天就混出头了。
以前玩电影艺术总感觉是那些人尖尖的事,观众也没得选择。
后来吃这碗饭的门槛没那么高,小打小闹不注意还玩出个大的。
嗯,坏猴子包括沈林最开始在他们这帮人看来就是小打小闹,但现在,已经成长为业内一块山头了!
本来也没什么交集,这不是让子弹飞集结了江闻、葛大爷嘛。
葛大爷之所以要请吃饭,主要是感谢沈林写的剧本回到故乡。
他很喜欢这个剧本,回到故乡设定,玩摇滚梳着朋克头的儿子他带着怀孕的女友来到故乡,看望多年未见的父母
几乎注定了一场冲突的降临。
刘振芸夸奖回到故乡:“这个故事真好,两代人的差异,两个世界的碰撞,两种文化的冲突。父与子,内敛与张扬,以二元对立开场,以相互理解收尾。”
沈林解释:“没有,我是在借鉴日苯导演冲田修一,他的啄木鸟与雨,去见瀑布,横道世之介,讲述的都是这种类型。生活化的场景,荒诞的剧情,衍生出对人生的感悟,”
江闻很惊讶:“你还看日本电影?”
沈林理所当然回答:“当然,每年我都会花两个月的时间挑一些电影看看,日苯导演包括岩井俊二、中岛哲也、李相日、山下敦弘、冲田修一、是枝裕和我都有看过,最近在看矢口史靖的电影。”
“有什么收获吗?”
“收获不多,”沈林解释:“导演嘛,必须要保持阅片量,否则很容易故步自封,陷入刚愎自负的境地!”
“但市面上的电影,有999都是重复的”
“这我同意,但是电影每三年就会更替一批观众和审美口味。作为电影认如果还在走前人的老路,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以前有时间我会多走走世界各地的影院,了解一下电影的世界语言,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我就买大量的影碟”
“有什么偏好吗?”
“我不爱看那种讲述人性的电影,我觉得没意思,我看电影要么故事好,要么镜头运镜让人惊讶。”
“除了这些呢?”
沈林看了眼江闻:“影视剧大部分是要拍给普罗大众看的。为什么导演要采风,演员要体验生活,因为他们需要无论从拍摄还是演绎的角度为观众呈现一个尽量真实的场景。脱离了群众,用多么极致的手法去描绘一个毫无烟火气的故事,观众也不会买账。他们不会觉得你拥有极致理想主义的浪漫,他们只会觉得你过于虚假,你的电影是胡扯,是无理取闹!”
“根本不知道生活是什么样的导演面对所有质疑时,只会对观众说“你们看不懂”或“10年内没人能看懂我的电影”!”
在场几个人都乐了!
江闻道:“你干脆念他的身份证号码得了!”
裤子:“吟诗小达人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自负,艺术、自由、审美,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和要求,但是你没有权利要求所有人都能接受你的理解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