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再至香港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赤壁最差劲的地方在于风格不统一!

大场面很多,也具有史诗性的效果,但电影里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则是非史诗性的。

这样结合在一起,就给人一种割裂感!

演义不像演义,正剧又差了一点。

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就叫叙述宏大的电影拍成黑社会大佬争斗的味儿

沈林本来不想搭理赤壁的,毕竟这电影下部明年1月上映

中影重点项目诶!

但被这么指名道姓,还是有点不爽:“赤壁确实邀请过我,但我当时已经接下了孙策,所以,并没有答应邀请。”

“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剧本过于偏向国际化,我不太喜欢,所以,拒绝了。”

“我是演电影的人,也是做电影的人,我觉得做电影,最重要是真诚!”

“真诚?”

都说到这了,沈林准备畅所欲言,然后赵姗接过话:“曹操发动赤壁大战为了小乔,我看不出来真诚!”

眼神示意沈林离开

也对,这种话沈林不好说的,毕竟他是当事人。

还是赵姗出马比较好。

赵姗一点没客气:“赤壁最大的毛病,导演格局太小!赤壁大战拍的跟铜锣湾争地盘似的!”

“三国里的所有英豪的终极追求都是一统乱世,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家国天下的气势淋漓尽致,其实这类型做的最好的是大决战三部曲,真心建议每一位想拍史诗片的导演,去看看大决战三部曲,不要总想着用自己的理解解读历史,你解读的历史哪有那么恰好跟观众的认知达成一致?”

“吴导演拍黑帮片的,不懂什么叫家国历史!”

“所以,他搞砸了风语者,同样,也会搞砸赤壁!”

真狠,这这才叫骂战!

“没错,确实邀请过沈林,邀请他演个配角,还是原创的配角”

“我们没有感受到诚意,为什么要加盟?”

“而且那个剧本确实不好,吴导演的视觉是全球,所以,剧本设置简单、直白。于是我们看到了赤壁里一个个角色扁平得像一张纸,嘴里说着平淡无味的话,非常寡淡的一个故事!”

沈林不好打嘴仗,赵姗不一样,她是孤胆特工制片人,也是沈林的经纪人!

地位、分量足够跟张家振对撕。

媒体兴奋了,各种刊登对撕语录。

赤壁方经典语录:“大话西游也有很多台词雷人,为什么你们这么盛赞大话西游,却对赤壁这么苛刻?”

废话,因为人家是大话西游,你不是大话赤壁,如果从一开始就带着喜剧的标签,赤壁铁定没有这么多人吐槽。

话又说回来,你会拿六个亿砸一部喜剧吗?

赵姗直接骂:大制作太平庸就是失败!

一般来说,骂战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无形之中提升电影关注度嘛!

这回不一样,因为市场上就这两部电影十全九美首周末票房680万,本就无人关注

孤胆特工次周末报收5200万,累计票房成功破两亿,而且是204亿,打破了赤壁刚刚创下的12天破两亿的速度!

暂列年度第三赤壁的232亿暂列年度第二,年度第一则是天才少女的239亿!

第四则是长江七号的203亿

海外市场,孤胆特工牢牢压制赤壁

老千、孙策、孤胆特工,三部主演的电影,国内票房全都顺利过了两亿。

沈林真的像九十年代的汤姆克鲁斯,或者说现阶段的威尔史密斯

威尔史密斯最吊的战绩是全民情敌全球票房4亿美元!

烂俗电影,居然能卖出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汤姆克鲁斯也差不多,甜心先生全球3亿美元,糖心陷阱全球三亿美元

当然,沈林远没到这种程度,但只要有他主演,国内票房保底两个亿!

什么概念?

几乎相当于两岸三地第一人了!

香港。

别误会,沈林不是来体验天宝的味道,孤胆特工香港票房非常不错,上映十天,累计票房1800万港币,郑瑞想回老家装逼,沈林干脆也过来了!

插一句,孤胆特工属于合拍片,能参与金像奖争夺的。

香港这边的宣传,跟内地首映差不多,主要是回答记者提问。

他们很直接,就问他的心情,比方说:

票房超过赤壁,有没有很开心

通缉令全球票房超过尖峰时刻,有没有很开心

“不是,我只是演员,电影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融合了多种成功的因素,好的故事,好的导演,好的剪辑,好的配乐。如果想打造一部绝世好片,缺一不可。我觉得自己很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