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章 偶像的第一次(第五更)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太可能直接点评投名状跟集结号

一方面,不符合身份人家电影还在上映呢,你就出来说闲话?

不合适。

另一方面,这两电影口碑不差,没必要跟主流舆论对着干。

“电影票房怎么说呢,我是觉得电影没有论资排辈,从来都有黑马。不管你是谁,有什么资历,只要抓到观众喜欢什么,你就成功了。但观众喜欢什么,没人知道,观众也未必知道。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

“你投资三千万美元,觉得自己是大片,应该卖座,那你去翻看影史,投资过亿美元,亏的很惨的也很常见!”

扯了一堆有的没的,沈林最后道:“来都来了,拍两张画皮的剧照!”

沈林挺不爽的。

老子好歹是蜚声国际的巨星,踩着老子?

上网查了一下,果然有人带节奏说什么感谢沈林不演之恩,夸金城乌演得好

你要说金城乌长得帅

那,没话说。

毕竟,金城乌除了身高,简直是完美男主角长相帅的惊天动地!

连蜡笔小新都承认的帅哥模板

但你要说金城乌演技

这么说吧,合作过一堆公认的善于调教的导演,王佳卫、陈可欣都跟他合作过,没有任何奖项傍身。

人家是明星,要什么演技?

不对,2016年,他凭借摆渡人拿了金马最佳男主角提名!

摆明了营销

而且是踩着沈林做营销!

乌而善显然也知道了这个事:“于东是不是有毛病?”

沈林耸了耸肩:“找不到炒作对象了呗!”

“也是,阿谋今年没上电影。那为啥不炒作集结号?”

“人家是华宜中影,他们不敢找事!”

乌而善琢磨了一下,是这个理。

“那咱们怎么办?”

“我觉得于冬还是先考虑把电影做到两亿以上,才跟我对话比较好,他是制片公司老板,我也是,我回去查一下博纳明年上映的电影”

“咋了?”

“狙击一下,让他体验一把什么叫差距!”

“夜店不行吗?”

“夜店能有三千万票房,就该偷笑了”

说到这,沈林突然愣了一下

“怎么了?”

“没事”

大林子突然想到贬低夜店的好办法低成本喜剧不利于电影产业的升级!

要是大家都去做低成本喜剧,那电影产业如何保证?

果然,27号,投名状宣传方在博客说了这句话:

“如果低成本喜剧拿到高票房,那将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悲哀!”

还说什么成熟的电影产业,大投资拿到高票房

很对,但是作品只看最终综合质量,和是不是大制作无关,刘海堡垒出来挨打

问题是网上很多人还尼玛点赞,跟风说很对

真尼玛无语!

瞬间回到你好李焕英票房反超唐探3,一堆人带节奏说什么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超过了唐人街探案3,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悲哀、一部你好,李焕英,让中国电影工业倒退20年

好嘛,你们这帮人,十几年过去了,带节奏的方式一层不变!

估摸着也想不到更好的措辞了!

投名状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按照陈可欣的说法:投名状上片开始一个礼拜不到,内的发行方说这个影片三个亿,不三个亿也得28个亿。每个人都亢奋。等到集结号一上,头一两三天就有人改了口风,说投名状票房最多25亿,那时报给我的票房是18亿左右,再过几天,怎么还是18亿?再过几天,就停止对我报票房了。再给我报票房的时候,就是最后的21亿了。有十天是我是完全不知道票房进展的。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80的排片已经给了集结号!

陈可欣后来总结: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片上映,可以得到的支持是巨大的。

博纳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蹭热度

他又不敢怼集结号,就踩着大林子呗。

然后,夜店上映了!

夜店首映,徐争、姜伍、偶像、王龙正都来了。

宣传嘛!

果然,记者问到了投名状宣传方说的那句话,徐争笑着回答:“难道电影票房不高,责任不在片方,而在消费者?这个逻辑是错误的,我们做电影,本身就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喜欢,你觉得不合理,这是你的问题,不是观众的问题!”

杨小蜜都愣住了!

这个回答,太赞了

呃,偶像一般待在电视圈,接触到的也都是李邵红这种话都说不明白的人

就不是很懂说话的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