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宽是什么人,朱宽乃是御史,虽然官职地位比不了薛道衡,但是他可是靠嘴皮子吃饭的。
便是没理,朱宽的这张嘴尚且能够搅三分,若是有理,那朱宽简直能够口灿莲花。
别的话尚且先不说,单单就说在开运河的这件事情上,朱宽的话就比薛道衡占理。
大秦二世而亡,确实是有修建长城,修建骊山皇陵这种大工程,导致民事荒芜,百姓生产不够需求,从而引发了大泽乡起义。
说到底,都是因为粮食。百姓都去修建长城,皇陵了,没人种地,自然粮食就供应不上。
但是,朱宽提议修运河不同。大秦修建长城,修建皇陵,这对国内粮食产量是无益处的。但是修建运河,却会反哺运河周围的良田,让南方的粮食产量进一步的提升。
修建运河初期的工程量虽然很大,但是运河一旦修成,对于南方粮食的产量,以及南北的交通运输,都会有大大的提升。
最关键的在于,以大隋现在的国力来说,修建这么一条运河是毫无问题的。
当然,前提是在修建运河的同时,大隋自然也不能在生出其他的幺蛾子了。
朱宽一个御史,原本干的是闻风奏事的嘴皮子买卖,怎么想起修运河了呢?
他一个御史自然想不到这些,之所以在朝堂上提起,那是受到了他身后之人的指使,
朱宽身后之人是谁,自然便是顾,朱,陆,张这四家为首的江左士族。
南方年年大雨,这大雨一下,最直接受到损失的便是他们这四家。因此,这才有了撺掇杨广修建运河的注意。
修建运河与国有利不假,最直接受利的自然也是这些江左士族。
“薛大人,你之所言,下官不敢苟同。”
“秦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而我朝若修运河,是为了滋润运河周围土地,沿河会形成大片粮草,而且还方便了运输。”
“目的不同,这造成的结果必然不同。粮食产量多了,百姓吃的饱了,如何能够亡国?”朱宽朝着薛道衡回怼道。
说完这话,朱宽不在搭理薛道衡,而是朝着杨广跪倒高呼道:“陛下,修建运河,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若是我朝修出了这条运河,陛下必当为千古所铭记!”
朱宽这话一说,等于是给力薛道衡一记KO。杨广最想要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自己名留青史吗?
朱宽这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是实实在在的说道了杨广的心坎上了。
杨广转念又想到了自己做梦发洪水,这修建运河正好是治理洪水的,也算是应了这个梦。
杨广有心支持,转念又想,还是与上将军商议一番之后,在做出决断不迟。
想到这里,杨广沉声说道:“此事至关重要,朕还得好好思量一番,今日,诸位大臣倒可以各抒己见,让朕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好做出判断。”
杨广这句各抒己见一出口,薛道衡立刻朝着自己的狗腿子们使用了一个眼色。当即,关陇八大家和五姓七望的官员开始对朱宽进行攻击。
这人一多话就杂,你一句我一句之间,慢慢的就从就事论事,变成了人身攻击了。
朝堂上江左士族的大臣们,一看你们这样,那不是仗着人多欺负人吗,于是立刻展开了还击。
还真别说,别看江左士族的人少,但是江左士族的人多数都是言官,人虽少,但是架不住战斗力强悍啊。
江左士族的人那小嘴就给开了光似的,叭叭叭的说个不听,各个都能够以一敌好几个啊!
杨过坐在龙椅之上,饶有兴趣的看着大殿下这些人互喷。在杨广看来,这种事情简直太有意思了。
这门阀世家内讧,没有能比这更有意思的事情了!原本杨广是急着下朝回后宫和萧皇后做游戏的,但是现在,杨广却是不急着下朝了。
就这种门阀世家互喷的场面,杨广就是看上一天他也不嫌腻啊。
门阀世家虽然经常跑团行事,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个远近之分,正所谓三个人的友谊太拥挤。
门阀世家当中,北方的关陇八大家和中原的五姓七望的关系较为亲近,和南方的江左士族关系就略微的疏远了许多。
而修建运河,显然是耗全国之力,却让江左士族得利最大。这等于是触碰到了北方和中原门阀世家的利益,这让薛道衡这些人如何能够同意。
江左士族实际上也是在试探,若是运河能够修建了的话,江左士族就能从门阀利益团体当中从老三,变成老二。
杨广乐呵呵的看着门阀世家内讧,丝毫没有阻止的意思。
支持修建运河和反对修建运河的双方互喷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所有人都是口干舌燥了。
在争吵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所有人又将目光看向了杨广。
杨广扫视了一眼朝堂众臣,朗声道:“此事改日在议,退朝。”
杨广是何等精明之人,他怎么会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