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亲征,北大营已经集结了三万精锐禁军,由王审琦统帅,就等着天子回来。
这下很多人才后知后觉,然后反应过来,官家去江南是为了麻痹辽国人,来个声东击西吗?
不过他们远没想到,这远不止声东击西,还是调虎离山,趁虚而入。
交代完毕后,史皇帝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下令大军开拔,当日就向北面而去,到达黄河渡口。
黄河边上,船只已经准备完毕,前军渡河之后休整等待后军,后军昼夜不停渡河,到第二天,三万大军全部渡过黄河,随后北上。
这次史皇帝没有带小黄花,因为小姑娘有了身孕,而是让赵侍剑随行,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让赵侍剑把各种文书翻译成他清楚明白的简练话语给他听,也习惯让赵侍剑帮他起草诏书,虽然此事让翰林院承旨不满意,不过史皇帝才懒得管他们。
大军在王审琦率领下日夜兼程,向北面赶去,而此时北面大军已经早已全线出击了。
.......
事实正如史皇帝所想,三月十六,中军北上那天,秦军前锋李继隆部已出固安,接连击破辽军沿途哨岗和营寨,已经打到了桑干河边,距离幽州一步之遥。
一来李继隆部太突然,辽军没有丝毫预警。
二来李继隆虽年纪轻轻,可却是将门虎子,第一次领兵就表现出悍勇果决的一面,一路上好几次带头冲锋,亲自杀了好几人,大大振奋士气。
最后也之最重要的,辽军兵力空虚,而他们的前锋精锐一千多人,带了三十多门零二式野战炮,辽军沿途固守的堡垒好几处都直接被打塌。
到三月十七,后续李处耘大军跟进,毫不费力的就跟随前进推进到了桑干河边。
桑干河瞬间成幽州最后一道防线,辽国人惊慌失措,完全懵了,紧急大量往河边增兵。
可隔着河秦军将士都看得清楚,增援过来的多数都是不着甲的人,肯定是临时征召的百姓。
不过有前几次秦军北上的教训,辽国在桑干河渡河和桥梁北岸修筑大量堡垒和营寨,延绵十余里,粗略看都有大小数百,也为防备秦国,北岸驻扎了最多的军队。
他们可能一开始就相好了,秦军如果北上,在南面开阔地与秦军正面作战不合适,之前的教训已经足够惨烈,所以想好了一旦开打就守桑干河以拒秦兵。
桑干河的大战不可避免,而这一次变成了辽军据守险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