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下,旌旗遍地,营寨满野。
秋日下了两次不大不小的雨,让营地中的黄泥路泥泞难走,一脚踩上去能没过鞋班,郭廷谓披着羊皮斗篷,骑着马巡视大营,他心里想着南方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但北面的局势已经大定。
大帅不在,打幽州这样的坚城是不可能的。
打仗并不是件简单之事,特别是攻坚城,抛开那些鼓舞士气的话,甚至可以只说就是派人去送死......
这和野战完全不同,统帅的威望很重要,不然谁都不愿接这样的活,如果官家或者大帅在,只要令下,诸将定会勠力,将士再难也要用命,但他是做不到的。
即便以大帅让他暂领全军的权力去强行命令攻城,肯定也是人心不齐,谁都不想出力,说不定还会引起将领之间的不合。
郭廷谓很有自知之明,所以一开始他就只准备围困,而没想过强攻。
辽国人已经被杀怕了,他们的皇帝也被困幽州城中,辽人据守幽州,根本不敢出城,他所做的是立即派人在幽州以南的固安,益津关,淤口关等地修筑城池壁垒,建立要塞,以稳固北面局势,让周军完全控制这些土地,站稳脚跟。
而对诸将的号令,郭廷谓也从未想过,因为他知道自己指挥不动,只要维持当前现状,一切就很好。
他也按照大帅临走是匆忙的吩咐,准备向辽国提出,以南京留守萧思温换董遵诲的母亲和她的女儿。
郭廷谓是郭子仪后代,但他们家早已移居淮南,很多北方的事并不知道,是闾丘仲卿告诉他事情有一次在军事会议上向众人解释原因。
闾丘仲卿是齐地人,后来多数时候在河北,河东谋生,更了解北方的事情,而说出来大概也可能考虑到怕众将不服,凭什么拿一个南京留守去换人。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亲董宗本原本是随州刺史,后来辽人南下时家破人亡,董遵诲的父亲被害,他南逃去投奔舅舅高怀德,而她的母亲沦落北方,如果还活着大概是被辽国权贵霸占,成为的奴隶。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进展,原来霸占董遵诲母亲的人居然就是萧思温。
董遵诲母亲是刺史夫人,姿色不错,辽国人占据十六州之后,因为董氏姿色不错,萧思温将其霸占,纳为妾氏。
只是大帅余下的交代令他有些不解,换回董氏的女儿?董氏在幽州给萧思温生了女儿吗?
审问萧思温之后,郭廷谓发现并没有,他虽然霸占董氏为妾,却没有诞下任何子女,一时间他更加不解,大帅这匆匆忙忙的交代是什么意思?
难道意思是说如果董氏被契丹人霸占生有子女,也要一并解救。
奈何大帅已经南下,他无法问清楚。
此举却令军中将领颇为感动,大帅为他的心腹爱将赎回家人,居然愿意用辽国南京留守那样的人人物去交换,要知道南京留守可是辽国大官,抓获这样的人是何等大功。
........
而几天后,带着圣旨的兵部侍郎陶谷也慢慢悠悠来到军中,带来要求撤军的圣旨。
此番旨意到来了解内情的人并不震惊,如郭廷谓和闾丘仲卿,但其他诸将,如赵匡胤、王全斌等在听到官家病重,要求大军撤回时十分震惊,同时态度也立即有了变化。
就算他们再不聪明,此时也该察觉到当初大帅为何提前消失,大帅以退到南面主持善后为由南下的,不过随着官家病重的消息传来,这种说法已经瞒不住军中的聪明人。
这几天来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郭廷谓发现每天早晚越来越多的将领开始向他汇报手下军队的情况,议事的时候也没人大呼小叫。
赵匡胤、王全斌之类的老将也更加听从他的号令了,这种感觉令他十分痛快,得意,而这些都因为他是大帅身边的人,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现在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心里对未来充满希望,有了更多的野心和抱负,有时甚至会去想想那些原本没想过的美好未来。
对于南下大帅会做到何种地步,郭廷谓并不知道,但他觉得大帅是一个步步为营的人,不会走到最后那一步,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李重进,张永德还率大军在北。
如果李重进还在淮南,没有率禁军大军在外,那事情会更加有利,毫无悬念。
但这毫无办法,官家病倒得太过意外,偏偏官家病倒时,大军全部在外。
禁军最难的就是如何调军出城,只有官家诏令,枢密院的命令将领才能有权带兵,枢密院能调兵却不能带兵,将领能带兵却无权调动军队。
所以如果没有打仗,禁军都在大梁,各将领威胁没有那么大,但这次大军已经出发,军权已经在各领军大将手中。
如果李重进还在淮南,根本无需担心,偏偏现在他带大军在外,军权还在手中。
这并不是个完美的时机,如果等到战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