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天守组成,而这些其实是由西日本的近世城郭所产生的概念。
把东日本的近世城郭和西日本对比之下,其实东日本城郭多以土垒、空堀、水堀并以复杂精巧的方式配置构筑出极少拥有石垣与天守的坚城。虽然并非全部如此,但就东日本而言,城郭的构造方式在整个日本而言确实独具一格。
东日本很少有城郭具备石垣,特别是关东地方最为明显,仅有江户城、小田原城而已。
在原历史上,即使是作为德川家将军的居城,规模号称“全日本第一”的江户城,也只有位于着名的“二重桥”右手边的“伏见橹”下方盖有石垣,中间部分几乎全部被土垒覆盖,就连将军世嗣所住的江户城西之丸,也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土垒。
因此,江户城以外的关东地方城郭会没有石垣,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建造石垣需要的石材在关东并没有大量出产。
如果现在有日本列岛的地质图,就会发现只有关东独树一格,它是洪积层的集中带,因此供城郭用的石材会很难取得。用在江户城石垣上的石材,是依靠德川将军家的指令,从尹豆国用船只运输来的。如此一来,就连作为“德川御三家”居城的水户城,也没有办法采用石垣而是以土垒将就。
东北地方虽然位置比关东平原更加远离日本核心的近畿地区,但在后世岩手县和福岛县则有一定能力出产石材。即使如此,建有巍峨石垣的城依然屈指可数。只有盛冈城,会津若松城,白河小峰城三座算是在东北以石垣建造的几座大城。由此可见石垣的普及率之低。
即使是这三大名城,跟西日本近世城郭所留下的巍峨石垣相比,也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只是一般还是将其视为石垣城而已。
类似于左竹氏的久保田城,上杉氏的米泽城这种雄藩的城郭,几乎都没有石垣,而尹达氏的仙台城和最上氏的山形城,也都只是在重要的地方修建石垣而已。此外,只有弘前城,二本松乘的本丸等少数几处有明显的石垣痕迹。
缺上好的石材,这是土地禀赋问题,除非花大价钱从外地运送,否则就没办法解决。但日本人没办法解决不代表京华也没办法解决,京华既可以买入石材,也可以另谋他法。
买石材是要花钱的,而赚钱的人是卖石材的其他日本大名,因此甲斐姬二话不说选择了后者——“他法”就是京华基建擅长的铁条混凝土大法(钢筋在这时代就太奢侈了)。
成田家原本并不算富裕,用铁条混凝土建设城池的成本不是他们承担得起的,但明联储最大的股东就是京华,高务实对于借钱给人家自然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成田家心惊胆战地得到了一笔高达二十万贯永乐通宝的巨额贷款——日本用大明的铜钱这事儿本书前文有述,他们尤其喜欢永乐通宝,织田信长家的军旗上就画着永乐通宝,因此大明江南地区还产生了私下制造永乐通宝卖去日本的灰色生意。
当然,这笔买卖现在被京华给抢夺了,因为京华的技术更先进,造的永乐通宝质量更好,能更方便的配合高务实经济控制日本的大战略。
总之,拿到大笔贷款的成田家彻底上了高务实的贼船,但也把玉绳城建成了第二个小田原城。
建成之后的新玉绳城不仅拥有石垣与天守,而且极其高大雄伟。而在东日本城池普遍只有十个橹的情况下,玉绳城居然拥有三十二个橹门,简直离了个大谱。
而因为背靠京华,玉绳城还拥有二十四个炮台,虽然相比京华自家的三崎城逊色甚多,但如果不算三崎城的话,其在东日本却也是独一份了。
三崎城的驻军问题也不是甲斐姬的权限范围,因此在建城之余,她把精力放在提高成田军的战斗力上面。[注:玉绳城也有京华的部分驻军,前文有简单提及。]
甲斐姬原先麾下的两名大将柴崎和泉与酒卷刃负都被她派去带兵,成田家靠着专营部分京华产品赚来的钱很快被投入到扩军练兵之中。
相较于忍城之战时期,此时的成田军已经强大多了,全军已经按照京华的编制编成了一个步兵协,也就是四千零三十八人。
四千兵力虽然在人数上相较于过去进步不大,但成田军的提高主要在于武器装备。
因为甲斐姬的关系,成田军拿到了从安南淘汰而来的升龙警备军和金港警备军部分装备,建立了全日本第一个专业的炮兵营。同样,他们还得到了一批京华选剩的蒙古战马,建立了两个营的骑兵马队。
一个炮兵营和两个骑兵营,这可就是一个标的编制了。炮兵营是开日本之先河,这不必多说了。依托蒙古马编成的两个骑兵营在东国的震慑力恐怕比炮兵还夸张,因为就算当年威震东国的武田赤备骑兵,那也没有如此优秀的战马可供骑乘。
甲斐姬自己的骑战堪称东国一绝,因此对这支骑兵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这支骑兵用上了与六大警备军和明军精锐一般的万历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