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伐元(廿二)今周公  大明元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就是“执掌白纛”四字,何以布日哈图反应如此强烈,立刻出言阻止?因为图们口中的“白纛”在蒙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象征物。

白纛又称“九斿白纛”,这个“斿”字有两个读音和解释,一是同“游”,二是同“旒”。很显然,此处的用意就是后者。

何为“旒”?旒就是旌旗上的飘带,或者帝王冠冕上的玉串,都是权力的象征。军权,或者王权。

九斿白纛正是蒙古权力的象征,最初由成吉思汗所创立,此后一直沿袭。在蒙古人铁骑横扫数万里天下之后,散落各地的各部酋长均有各自的苏勒定军旗上的铁矛头,也是一种象征意义的东西,但能使用九斿白纛的就屈指可数了。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徽旗便是“九斿白纛”,而所谓九斿白纛,也称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称其为“查干苏力德”。

查干又译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苏力德又译苏勒德,是大竿的意思。查干苏勒德在被引入汉地之后便有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九斿白旗”。明兴元衰之后,此物成了“察哈尔部查干苏勒德”,专由察哈尔万户供奉,以示正统。

查干苏勒德的缨子用银白色公马鬃制做,干为松木,因而称查干白苏勒德,为三叉神矛的主苏勒德和八柄陪苏勒德组成。

主苏勒德的顶端为一尺长镀金三叉铁矛,三叉象征着火焰。三叉矛头下端为“查尔”圆盘,圆盘沿边固定银白公马鬃制成的缨子。主苏勒德的柄也叫“希利彼”,用松木制成,希利彼五寸粗、十三尺长,插入中间有孔的花岗岩底座。

离主苏勒德一丈五距离的地方,四面、四角上竖起八柄陪苏勒德,并用马鬃搓成的“呼和纳楚格”绳子与主苏勒德相连接,用以加固主苏勒德。陪苏勒德的希利彼为九尺长,矛头与主苏勒德一样。

据传,成吉思汗于丙寅年“在斡难河源头,建九脚白旄纛做皇帝”注:出自蒙古秘史。而元史太祖本纪中也有记载:“元年丙寅1206年,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这是蒙古人首次对九斿白纛的记载。

从此时起,蒙古人在和平时期、庆祝时刻都立九斿白纛,将其视为民族和国家兴旺的象征。

不过也另有一种说法称,公元1189年,成吉思汗在他的诞生地肯特山南麓克鲁伦河源头一个叫呼和淖尔的地方被众贵族推举为汗。参加此次推举的主要有3位德高望重的贵族:浩特拉汗之第二子阿拉坦、斡惕赤斤、也速盖巴特尔之哥捏坤台吉之子忽察尔别乞、把尔坛巴特尔之哥斡勒、巴尔哈格之侄彻辰别乞等。

他们给铁木真授予“汗”的称号,并且树起其尊父也速盖巴特尔的九足白旗。这一年铁木真年仅28岁。后来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这个九足白旗就演变成了大蒙古国的国旗九斿白纛。

无论哪种记载、哪种传说才是真实历史,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九斿白纛代表的是成吉思汗传下的蒙古正统,是全蒙古权力与地位的最高象征。

那么,图们说等布延台吉继位,“布日哈图就为你执掌白纛”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和刘备白帝托孤一样,表示如果布延台吉不成器,布日哈图就干脆自己取而代之么?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图们此刻所说的“为你执掌白纛”,虽然的确是赋予了布日哈图将来可以代表大汗立起九斿白纛的权力,但这句话在蒙古人的语境中,更多的其实是封官预封布日哈图为太师。

怎么又扯到“太师”了呢?这首先要从蒙古的“太师”这个官职来历说起。

蒙古历史上第一位太师,就是成吉思汗的铁杆亲信木华黎。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木华黎手持只有成吉思汗才配拥有的“白纛”负责“太行以南”的行政事务,留守的上万蒙古军、汉人和契丹军阀都受其节制。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太师进而负责岭北行省漠北的行政管理。岭北行省不设州县,各个部落和千户等都受太师的管辖,哪怕是科尔沁等黄金家族后裔直接管理的部落也都得听命于太师,所以“太师”在蒙古的行政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掌握相当大的权力。

再后来元朝退出中原,漠北成了残元唯一的地盘,那么太师这个职位也就水涨船高,名正言顺的成为整合漠北所有部落的实权派,同时也是非黄金家族的蒙古贵族可以取得的最高官职。

后来洪武年间的捕鱼尔海之战,蒙元损失十万人左右,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和其子天保奴被杀,明军俘获其次子地保奴等共计一百二十余人、官署三千、军士七万余人,蒙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次失败使黄金家族之忽必烈家族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中央汗国的地位,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独立。而后来几位大汗,虽然依旧出自黄金家族,但其实都是地方实权派拥立,他们既不显赫也不重要,不可能和前期的统治者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号召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