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世界孤儿,但偏偏坚持住了,没有崩溃,结果成功的完成了“去依附”,形成了自己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至于后来毛熊崩溃,红朝以极大的战略智慧,韬光养晦加入米帝体系,在默默承受双重剥削的情况下,假意达成与米帝的所谓“战略互补”,以至于当时米帝金融集团兴奋到公然宣称什么“中美国(注:即Chimerica,又译中美共同体)”,什么“G2”……
但那种模式显然不能长久,不可能我红朝负责赚钱而你米帝负责花钱,因此十年后……大家都知道了。
高务实面对的情况也比当时的红朝好了不少,至少他不必面对一个真正的霸主级对手,更不必因为暂时无法挑战而只能先委曲求全。他的背后,大明依然拥有这个世界最为巨大的体量,而他也能够在很大程度利用这种体量。
但是,出于对大明特色政治的担忧,他很难全心全意将自己的力量完全与大明融为一体,他需要拥有自己更加独立自主的力量,于是“南疆”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南疆概念的出现,不代表高务实认为南疆已经能够自外于大明体系,且不说大明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本无可替代,就只看看南疆各国的汉人人口比例,高务实也绝不会现在就接受什么“赐国”,去做什么定南都护。
好在皇帝也不是真打算现在就这么做,因此在等到皇帝与内阁达成妥协之后,高务实也算是松了口气。要知道,现在京华在南疆的统治看似稳固,但这其中可不仅仅只是京华本身的武力在发挥作用,大明“百万天兵”本身就是一种对南疆各国的强大威慑。
原先的大明,那是它不插手南疆各国的事,它要真插手,哪一国的人自认为真的能够抵挡?所以京华现在的统治,虽然不能说是狐假虎威,但仗势欺人那是真有的。
不过皇帝这一手也给高务实提了个醒,他觉得既然已经被皇帝、太后关注,而且恐怕还免不了要被朝廷其他派系官员惦记,那么继续武力扩张看来暂时是不能为之了。就算要扩张,也只能另外想办法。
他和黄芷汀、刘馨、高陌商议了一番,三人都提出了一些建议。
黄芷汀的提议有点意思,她认为可以组建当地民兵剿匪——南疆各国的统治制度大多是学的中国历代,也一样是“皇权不下县”风格,所以民间豪族和部落式土匪相当普遍。
因此黄芷汀建议,通过遴选民兵并派遣他们作为剿匪主力清剿一些地方势力是两全其美的。这样做既可以强化京华对各地的统治,使统治力量渗透进南疆各国根部,又可以在这些小规模战争中培养先进分子,让他们获得“归化汉人”地位,强化统治力量基本盘。
刘馨或是早就考虑到黄芷汀会偏向于军事方面进行提议,因此她的提议则偏重于政治经济层面,她有三条建议:
首先是借皇帝的势,放出皇帝“差点”封高务实为定南都护的消息,让南疆各国下下先有这样一个心理准备。然后京华则悄悄开始进行着手在南疆建立统一的行政体系——名头可以定小一些,但实权方面要开始布局,总之就是提前先把“定南都护府”的架子实际搭建起来,等将来皇帝真的册封,南疆可以直接变成定南都护府,一刻也不耽误。
接下来是建设任务。既然将来迟早有一天要变成“定南都护府”,那也就是说“南疆一体化”,那么同样可以提前布局。
比如说南疆各国之间乱七八糟的道路体系,就可以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一个合适的道路交通网。
她和高务实都是长在红旗下的,当然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再加她这一世又是出身将门,自己还曾亲自领兵征战南疆,对于南疆的情况十分熟悉,故而很快在地图当场规划出了几条“骨干道路网”供高务实夫妇参考。
高务实问她资金怎么办,她更是提出了一个乍看让人匪夷所思,细看却让人拍案叫绝的方案,她道:“为何京华要自己出钱修建?修路难道不是证明臣服、证明自己向往归化的一种投名状么?
依我之见,可以让那些投靠我们的大小势力,通过修路获得诸如‘归化积分’之类的东西。只要经过我们京华基建的验收,就给他们记下积分,等累积到若干积分,便可以按照标准获得归化汉人资格。”
高务实眼前一亮,但很快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可是一个家族所需要归化汉人总是有限的,比如一个当地贵族,他可能只需要自己一家几口人或者几十口人获得归化汉人资格,麾下的农奴根本没有必要。这就不至于需要太多‘归化积分’,那他自然也就不需要修太长的路。”
刘馨道:“这却不然,归化户籍制下,南疆各国的征税又不是无限的按户降低征收比例,我们大可以调整出很多层次。比如户主是归化汉人,减税百五(5%),而如果他家有一百名农奴可以获得归化汉人身份——当然归化汉人不能为奴,他们至少得提升为佃农——此时我们根据这一百名归化汉人佃农的比例,再给他家减免百一(1%),那这个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