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务实的表述中刘馨了解到,关原之战的性质其实是因丰臣家内讧而爆发的战争,即秀吉原配北政所宁宁所抚育的清洲武功派、秀赖生母淀殿茶茶所暗中扶持的近江奉行派之间内讧,然后他们所爆发的冲突被五大老利用,而此利用在名义来说,则是用来争夺丰臣家下一代话事人的战争。
当时高务实就明确表示,说这场战争的性质至少在当时的日本人眼中,不是东、西两军中的谁跳出来造丰臣家的反,因为两军都打着为丰臣效忠的旗号。
作为当时能够代表丰臣家的唯一一人,丰臣秀赖当时比朱翊钧登基时还小,指望他能有什么政治立场?
原历史高拱感叹一句“十岁天子,如何治天下”,本意明显是要求内阁和朝臣们要承担起责任来,因为“治天下”的权力现在是被大行皇帝托付给我等了。
结果就被张居正、冯保故意歪曲,让两宫和小皇帝以为高拱这话的意思是要取而代之,继而葬送了政治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儿寡母的政治能力一般都靠不住。
对于丰臣宗家来说,东西两军都在局里,都是我的家臣,我怎么干涉呢?我帮谁不都一回事吗?
所以,关原合战并不是标志着德川家取代丰臣家,成为日本下一代的统治者的战争。如果有一个事件标志着德川家正式取代丰臣家,那这个事件只能是德川秀忠继任第二代将军。
征夷大将军,本是为讨伐阿伊努族(虾夷)所设立的临时官职。而将军之位,只有当世袭制确定时,才能标志着新政权的建立。
从德川秀忠继任二代将军开始,丰臣家的遗臣只能为保全丰臣家的家名而斗争,而丰臣家最后的实力派加藤清正之死亡,也标志着德川家对于残余势力的清理完成,之后大阪冬、夏之阵只是水到渠成罢了。
为什么说五大老利用了丰臣家内部的这场冲突呢?这和高务实多次在她面前所强调过的丰臣家平定天下的方式有关。
原先各处的强大割据势力中,长宗我部、岛津、伊达的势力被削弱;织田、柴田、北条被消灭;这些势力已经完全退出了牌局,而五大老的情况则各不相同。
德川家康是移封:虽然是增封,但是离开了故土和易于防守的东海道与甲斐。
这里反倒是高务实给刘馨这个专业人士做了一番科普,告诉刘馨说当时日本的关东平原其实并不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而是分布着许多的河网和沼泽地的处女地。
然而德川家康真可谓是日本的一代人杰,其带领属下开发关东,把丰臣秀吉硬塞到他手里的炸弹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了数百万石的强大实力。
再加侵朝战争中,德川家并未出兵,保存了有生力量。丰臣秀吉死后,居五大老首位,纸面实力毋庸置疑是第一名。
杉景胜也是移封:从越后前往会津,纸面实力同样大大加强。移封前的杉家,早已不复“越后之龙”杉谦信当年的雄风,越中之地尽失,越后先后爆发御馆之乱和新发田叛乱,国力衰竭。
幸而景胜和直江兼续善于投机,较早投靠了丰臣秀吉,被后者作为榜样树立起来,用以吸引诸侯主动归附。
所以从越后前往会津,真的是离开了烂摊子另起炉灶,而百万石的封地也让他坐稳到牌局,成为博弈者之一。
宇喜多秀家是增封:从原来的宇喜多旧领地增封了播磨部分地区。说起来,秀家在秀吉面前可谓是备受青睐,自己是秀吉养子,妻子是前田利家爱女豪姬,九岁继承家业,在朝鲜建立军功,是丰臣秀吉指定的五大老人选。
在丰臣政权里,他作为子辈中仅剩的几人,扛起了非常重的担子。然而不幸的是,前几年家中的动乱削弱了宇喜多的实力,而且朝鲜战场的军功到后来并没有转化成实际封地的提高,所以到关原之战的时候,宇喜多实际是纸面实力最弱的一位大老。
但是宇喜多秀家本人确实堪称青年才俊,在军事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才能,而且在关原之战中,宇喜多军也是西军实际参战的军队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可惜不到50万石的封地真的很难让他有底气、有实力扭转乾坤。
毛利辉元是理论增封,实则减封:丰臣家在统一日本的过程中,可谓是给毛利势力施尽了恩惠,不但让自己的外甥入继小早川家,还在九州增加了大量的毛利两川的领地。在关原之战之前,可以说是在纸面实力唯一能和德川家扳扳手腕的势力,可是事情也坏在其国内令出多门。
小早川由于隆景的原因,尤其受到秀吉的器重,已经渐渐分了出去;吉川广家和德川走得很近,毛利秀元又主张不要掺和关原的战事。这就最终导致毛利家在关原之战中不是吃就是睡,还有一个临阵跳反。
前田利长是增封:前田家一向是站队的好手,在利家时代,就靠及时降服老友秀吉,保住了善战和忠义的面子,也捞到了百万石级的俸禄。
到了儿子前田利长这一代,威望和武勇自然衰退;且在关原之战前就险些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