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继绝”,这种事大明一贯很喜欢做,但高务实这个“当世大儒”对此却是兴趣缺缺有好处的话当然可以干,但要是没好处呵呵呵呵,今天天气不错,您吃了吗?
以高务实的口才,忽悠这么两位汉话都说不太利索的南掌国公主和王子,当然轻而易举,也就不多赘述了。
总之高务实的态度,就是看起来还是很支持他们的,只是对于出兵云云,那就得先等等。
等什么呢?
哎呀,那就多了,你看这么大的事,总得有朝廷的允许吧?就算朝廷允许了,还要议论一下这场仗怎么打对不对?
是单独从云南出兵,还是让安南也出兵相助,亦或者还让广西也承担一部分出兵任务这都是要仔细商议的。
就算商议定了,出兵也得做准备对吧?调动那些军队,选用哪些将领,需要提前征集并储备多少粮食,需要准备多少军饷,分几路出兵,目标各是什么,万一战局出现意外的变化又该怎么应对等等等等。
总之千头万绪,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得定的,咱们要么不打,要打就得保证打赢,不能跟你父亲那样,打个柬埔寨居然还能兵败身死。
甚至,咱们大明堂堂天朝,礼仪之邦,不能不教而诛,还说不定要下旨给缅甸的那位什么白象王莽应龙,说不定这厮被严旨切责一番后怂了呢,那搞不好不用打仗就能让你们姐弟回国,你这位刀公子说不定也就能稳稳妥妥继承你父亲的职务啦
高务实的这些理由,听起来每一条都极有道理,刀家姐弟听得一愣一愣的,看样子都被高务实给说服了,觉得这事儿确实不能着急。
其实高务实不过是拿出了一位久经考验的官员三成功力,来打了几下太极罢了。实际上,如果他现在是云南巡抚,自己又有把握的话,他就能自行决定要不要跟缅甸打一仗。
这可不是开玩笑,也谈不上什么“擅起边衅”,因为别看缅甸现在这么牛掰,其实它在大明的政治体系中,也不过是个宣慰司罢了缅甸宣慰司就是它。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属于大明的地方行政机构,为明朝在云南边境所设的“三宣六慰”之一,明成祖时设立。
永乐元年时,缅甸头目那罗答,遣使郎寻蹇来朝贡方物,以木邦孟养阻遏贡道为辞,上优诏答之,为开立缅甸宣慰司,以罗塔为宣慰使。宣德五年,缅甸宣慰莽得刺贡方物,从此缅甸宣慰司的宣慰使开始以莽为姓。
世宗嘉靖初年,缅甸宣慰司由莽纪岁担任宣慰使,驻阿瓦城。嘉靖五年,孟养土司思伦攻缅甸,破阿瓦城,虏其宣慰莽纪岁,杀掠无算,遂与木邦土司罕列瓜分其地。
明廷诏遣永昌府知府严时泰往谕之,不听,纪岁竟为孟养土司思伦及孟密土司思真所杀。
孟养土司思伦杀了莽纪岁,并于次年立自己的儿子思洪法为阿瓦城王,又与思真、罕列分割缅甸宣慰司辖地,阿瓦王朝名存实亡。莽纪岁的幼子莽瑞体为避难逃往东吁。
东吁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此处不赘述,但理论上也是缅甸宣慰司三宣六慰的一部分,直到莽瑞体的养父、缅族首领明吉瑜统治时期才宣布脱离阿瓦独立,为建立一个独立的缅族王朝奠定了基础。
嘉靖十年时,年仅十五岁的莽瑞体在东吁继位。从此,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建立了,史称东吁王朝。
嘉靖二十九年,莽瑞体去世,莽瑞体乳母之子并妹夫莽应龙继位。
莽应龙于嘉靖三十四年率军攻占阿瓦,灭阿瓦王朝,接着又拒绝了明廷的招抚,继续北上攻打明朝管辖下的木邦、蛮莫、孟养、孟密、车里诸土邦。
高务实觉得,莽应龙这厮的举动,证明他已不再将大明看成是自己的上司或者“上国”,缅甸彻底成为独立国家并转而侵占大明的领土,他死后,他的儿子莽应里也秉承这一思想继续跟大明缠战不已。
历史上,直至万历三十四年,明缅战争因为双方都没有余力继续打下去了,才逐渐消停下来,但是此时的“六慰”,除车里宣慰司于万历十三年重新归附大明之外,其余五慰都已为缅甸所有,明朝基本上只保住了“三宣”。
这个结果当然是高务实十分恼火的,前世他作为历史的看客,对此只能遗憾感慨,但这一世既然自己来到了大明,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管一管这个“闲事”的。
只是,根源不是帮南掌国“兴亡继绝”罢了。
目的不同,处理手段当然会有差异,不过话说回来,他刚才对刀家姐弟的话也不完全是推脱,准备工作当然是真的要做的。
只是跟缅甸开战与这次打安南有明显的不同,去掉一些名义上的问题,还有一个最为实际的麻烦:这次打安南,从最开始的名义上来说,乃是高务实、岑凌、黄芷汀等人联合发动的一场私人战争,所以大明朝廷一兵未派、一钱未出这也是高务实对安南的处理能够很快得到朝廷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