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荀或的府邸。
刘琦在许攸的带领下,走进了荀或的居所。
荀或的府邸并不奢华,也不大,很简单,也很朴素。
单从府邸的布置,就能够看出他这个人的品性。
荀或的灵柩此刻就摆在正厅内,厅堂内到处挂白,他的家卷按照礼节,恭迎并感谢刘琦入府祭奠。
刘琦来到荀或的灵柩前,祭奠英灵。
祭奠完荀或之后,荀或的夫人将荀或留下的一份遗书交给了刘琦。
刘琦拆开,仔细观瞧。
随后,他大概知道了荀或心中的苦衷。
荀或并不是不想报效汉室,事实正相反的,他非常希望能够为汉室朝廷效力,一展胸中所学。
但是荀或也有荀或的尊严。
荀或自视颇高,他认为荀氏这一代人中,自己应该是荀家的第一人杰。
但是他的弟弟荀谌,以及他的侄子荀攸,再选择主公方面,都比自己要有远见。
他们选择了刘琦,而荀或却选择了曹操。
而且荀或在选择曹操后,一直也不后悔。曹操的能力确非常让荀或佩服。
他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但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曹操最终成为了大汉的叛逆,而刘琦却成为了大汉的皇帝。
随着时间的推移,荀或能够知道,谁才是最后能够真正统一天下的雄主。
但是就让他这么背曹投刘,他心中实在是无法说服自己,因为他有他的尊严和傲气。
现在的荀或如果肯投降刘琦的话,毫无疑问,他也一定会得到他想要的。
辅左新君执政于汉,名垂青史,就算做不上首辅,但也一定会成为一代贤臣,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荀或也曾做过天人斗争,但他最终放弃了。
他决定忠臣不仕二主,他选择了死亡。
而他在临死之前,帮助刘琦统一了河北,收服了邺城。
则他可算是汉臣,并不算叛汉,而他用一死报答了曹操,也未曾叛曹。
刘琦将荀或的书信轻轻折叠起来。
随后,他当众宣布:追封死去的荀或为万岁亭侯。
同时,荀或的家卷将被迁移往洛阳,在那里接受他的子嗣将接受雒阳官学的教育,然后继承他的爵位。
由皇帝亲自首肯,这就等于替荀家的未来做了保证。
荀家人当即拜谢,叩拜天恩。
许攸在一旁看着,很是嫉妒。
同样是替天子立下了大功,为什么只有荀或的家族得到了这样的优待?
但现在的许攸可不敢当着刘琦的面说这话,他只是将这份不满深深的埋在了心中。
但许攸不知道的是,距离现在的三年后,他也因为这份不满而掉了脑袋。
……
祭拜过荀或之后,刘琦开始在邺城进行执政。他首先派遣各路使者前往中山、常山、魏郡下属的县城等地,开始说服各方投降。
如今的袁绍和曹操在河北的声名与实力渐衰,二袁已经撤往了幽州,而曹操则是直接奔北而走,刘琦虽然派遣刘备去追,但至今还未曾追上。
照这个情况看来,曹操逃走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而伪朝中的臣子,刘琦也根据他的需求留用,不过官职自然不同他们在伪朝的官,基本上全部都要降一降。
随后,刘琦毫不犹豫的下令在河北全境内实施他的新政。
现在是他兵力压制河北,让各豪族胆寒的时期,这个时候将新政落实到底,是最好的时机。
这一点刘琦的经验很多。
建康七年六月,刘琦占据邺城,伪皇帝刘袛投降归顺,冀州诸族归附,三军将士开始在河北征讨。
袁绍的三个儿子已经仓皇逃往幽州去了,他们想要在那里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但是公孙瓒,张燕等人,在刘琦派遣的诸位将军的监督下,已经向着右北平开拔,中军的镇将黄忠也与他们一同前往。
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就不需要刘琦怎么管了。
曹操和郭嘉,于禁,曹洪以及他的宗族人往北地大漠而走,日后或许会在塞外成为他们的敌人,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能力阻拦刘琦一统天下了。
至于袁氏兄弟,在刘琦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只要手下的将领们按部就班,讨伐得当,将他们处理掉是早晚的事情。
现在对于刘琦本人来说,内战的事情基本已经结束了,他要安心开始好好治理大汉江山,同时向西域,向北面进行战略扩张。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刘琦准备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打算好好的巡查一下河北以及中原地区的民生情况。
当然,大汉历朝皇帝巡视各地,都是以巡狩的名义。
刘琦安定了河北诸事,并将袁绍以及河北诸臣以及其家族迁移往雒阳之后,便开始在中原巡狩。
想要将邺城的人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