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智商税  大魏春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珠,其实就是这玩意。

包括孙殿英从慈禧嘴里挖出来,新世纪后被拍了八个亿的那一颗,主要成份和李承志手里的这些绿色石渣绝对一模一样,都是氟化钙。

而后世被从荧石矿中挖出来的,一吨也才几千块

但谁让那一颗是文物呢?

这东西在古代之所以那么贵,其实和铜在唐以前也很贵是同样的道理:被开采出来的极少。

而且荧石的强度也不高,只要风沙稍大一些,用不了多长时间,裸露在地面上的荧石就会少一小半。

不见的那一小半,已然被风沙吹碎,变成李承志手里的这种石渣了。

拿块普通的玻璃用来拍这东西的话,萤石全碎了,玻璃还好好的。

所以能被这个时代的人发现,并且很大块、足以用来打磨成珠的非常少。

就算能发现一两块,以古代的技术,开采时如何保证其完整性是第一关,长途运输是第二关,如何打磨是第三关。

最关键的是第四关:这玩意这么软,把玩的次数越多,镜面越粗糙,时日一长,别说夜里,照在太阳底下都不怎么反光。

几相一叠加,存世的一少,自然就贵了

不过事在人为,李承志觉的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别说多,能雕磨出来个百来颗,估计就能把半个关中买下来

再加上用荧石蚀刻出的玻璃珠子,这样的东西不管对汉人来说,还是对鲜卑人来说,绝对是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

而且这玩意还能用来造假:随便找块石头,粘上一层绿色的萤石粉,就会有夜明珠的效果。

比如后世的那些夜里能发光的塑料工艺品

想到这里,李承志连炼铁刀铁甲的心思都淡了几分。

与其近似授人以柄、或资敌一般的锻炼兵器和甲胄用来换粮,还不如拿这样的东西收收智商税?

虽说胡商珠宝玉石多,但这样的东西,绝对是没有的,见了绝对会很稀奇。

至于胡商会贩往西域,还是贩往中原,又或是多久会穿帮,李承志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说干就干,李承志当即就将李松叫到了一边:“派人出去找顺着合黎山往东至多七八十里,定然能见到如我手里一般的石渣找到后立刻知会我”

看李承志隐隐有些兴奋的模样,李松哪还不知郎君发现了宝贝?

他一边点头,一边狐疑的问道:“郎君,这是何物?”

“一时半会予你说不清楚!”

李承志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你只需记住,这东西利用好了,绝对比之前炼出的陨铁刀还要值钱”

李松差一点就叫了出来:“神兵?”

李承志脸一黑。

神兵个鸟毛?

满脑子都是刀刀枪枪,打打杀杀?

“哪有那么多的神兵是如琉璃珠一般的物事”

原来是珠宝?

李松虽还在稀奇,但脸上的神色还是不由自主的淡了几分。

在他看来,再绝世的宝贝,最终也得换成刀刀枪枪

刚派完人,李承志又把李松叫了过来:“过几日,等安定一些后,让李亮或皇甫让想办法混进酒泉城,看能不能买一些羊脂玉,或是酒泉玉也行。”

李承志是觉得,既然已决定收智商税了,那不如多收一些。

也是想看看,能不能造出真正的夜光杯,也就是到了夜里真正能发光的那一种。

而非史书和诗中的那种西贝货:从来没有哪本史书里说过,所谓的夜光杯,在没有光源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发光。

大多都是如十五这样的夜晚,照着月亮比较好看一些的薄胎玉杯而已。

想想也能知道,这玩意这么脆,以后世的技术,都没有办法用萤石量产镜片,只能合成,更何况用荧石来磨制酒杯?

想到这里,李承志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玻璃镜片。

造珠子的时候,因为手边材料不太全,再一个时间不够,所以他就没有试,看能不能造出无色玻璃。

不过原理他懂:无非就是挑选不含金属元素的石英砂进进烧练,或是将石英砂中的金属无素除尽。

相对比来说,第一种方法应该更简单。

只要能烧出无色玻璃,剩下的无非就是打磨成镜片而已。

真要能把这东西造出来,李承志做梦都能笑醒:根本就不是能不能卖钱的概念,而是能造出望远镜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