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长处在于军事,两军对决,每有奇谋,无往而不中,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个人觉得,这是因为郭嘉和曹操是同样性格的人,不拘礼法,放浪形骸。在严于治军的曹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程昱,是曹操五大谋臣最后一名,没什么存在感,终其一生,也没做到“三公”之位,估计这点和程昱的性格有关系,虽是谋臣,但却没有一般文人的温文尔雅,一副武将性格,“昱性刚戾,与人多迕”,臭脾气,看谁都不顺眼。
程昱最出名的事迹是孤守鄄城、范县、东阿,抗击陈宫、吕布、张邈。曹操曾说:“若非程卿之力,吾无所归矣。”
还有一件事,据郭颁在魏晋世语一段记载:“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这段话记载了程昱为了给曹军解决粮食问题,他在民间搜刮粮食,而且在军粮中掺杂着人肉干。正是这一件事,程昱名声更不好了。
曹操的五大谋士,三国志里把荀彧、荀攸、贾诩并传,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并传。
下面说说袁绍。
袁绍本身才能并不算是很出众,但是也绝对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废柴,一个坐拥北方绝大部分州郡的大军阀没有点本事能做到吗?当然了,他手下的武将和谋士们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里说谋士。世人皆知袁本初手下有所谓的四大谋士,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如荀彧所言:“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
其实,最应该名列其中的还有一人,这就是沮授。
田丰,袁绍手下第一位谋士,属于曹操之荀彧,刘备之孔明,对于大局和人性把握都是一流的,但孤傲、刚烈,注定不能成为王佐之才。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
田丰这个人历史评价不低,说他博览多识,权略多奇,属于袁绍谋士里的清流一类人物,这类人物,卓尔不群,清高孤傲,群众基础普遍堪忧,特别容易被暗箭所伤。先贤行状评价曰:“丰天姿朅杰,权略多奇。”
沮授,才能上伯仲田丰,类似张良陈平,所以是把田丰排在第一,还是把沮授排在第一,不好决断。
沮授志大才高、文武双全,而且有着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也非常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其谋略与荀彧类似但比荀彧多了些军事才能,所以每一个在位者都很喜欢用他。在袁绍阵营里,内可参与机密,外则监护主将类似总政治委员,在平定公孙瓒时,已成为袁绍集团的第二号人物,威望极高。
袁绍官渡之战兵败后,沮授被曹军所获。曹操想要招降沮授,厚待并留于军中,沮授却盗马想归河北投袁绍,曹操不得已而杀之。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有这样一句话:“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三国演义里面,把许攸描写的很不堪,犹如戏曲舞台上的小丑,蒋干一流人物,其实老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当年曾图谋谋废汉灵帝,由此也可看出许攸胆大妄为,做事不计后果的性格。
人们能记住许攸,主要是因为在官渡一战中,许攸临阵倒戈,献计曹操火烧乌巢,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曹操表面上虽嘻笑,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三国演义把这事安到许褚头上。
许攸属于那种诡计多端,一肚子鬼点子,但又没什么品行,不讲什么道德的人。这种人,谁用谁都要防着点。不然,早晚会坏事。
审配,袁绍伐曹操时任审配为统军。官渡之战时,审配采用战术袭扰曹军,先命军士筑土山放箭,被曹军造霹雳车所破。后又命人往曹营暗挖地道,曹操命人往营边筑堑,袁绍军无功而返。后袁绍命审配回邺都监督粮草。
审配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死守邺城,这可是袁家的大本营呀,这座城一丢就注定袁家的灭亡了。从守城来看更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了,如果不是他的侄子背叛的话,邺城会不会丢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城破之后,审配被擒,曹操有心劝降,审配宁死不降,言主公在北,不可使自己面南而死,甘愿引颈就戮。审配死后,曹操将审配葬在城北。审配,“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逢纪,笔者对此人最无好感,无他,中伤田丰,致使田丰被杀,陷害忠良的奸臣。
但抛开人品不说,逢纪还是很有谋略的。袁绍开始只是个渤海太守,兵多将广,可就是没有粮食,在粮草快完的时候是逢纪帮他出计策,不费一兵